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金融IC卡多應用受制約

作者:趙付玲 劉彪 張曉鋒
來源:《中國金融》
日期:2014-12-11 10:01:38
摘要:金融IC卡具有容量巨大、功能齊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等特征,逐漸地被人們所接受,在推廣多應用工作中取得積極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這既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也與群眾的認知度、用卡習慣、各層次宣傳教育培訓有關,同時,更與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各方的協調密切相關,作者將就此進行闡述。

  金融IC卡多應用受制約——中國一卡通網

  金融IC卡作為一種容量巨大、功能齊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新興結算工具,越來越多地被社會各界所接受。隨著金融IC卡的推廣應用,人們開始逐漸熟悉并主動辦理IC卡。截至2014年4月底,許昌市13家發卡金融機構已經有11家發行金融IC卡,全市IC卡發卡量達93.6萬張,是2013年同期的12倍。IC卡的受理環境顯著改善,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穩步推進,如高校“校園一卡通”、銀醫合作的“醫卡通”項目、加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項目、“公交一卡通”等項目也都取得一定的社會效果。

  雖然金融IC卡自產生之初就致力于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中部欠發達地區總體上仍然滯后,主要表現為多應用水平不高、行業應用面較窄、特色亮點不多、推進合力未形成、公眾認知度較低等。

  金融IC卡社會公共領域多應用問題既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也與群眾的認知度、用卡習慣、各層次宣傳教育培訓有關,同時,更與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各方的協調密切相關。

  一是發卡成本較高影響發卡進度和應用效果。目前,金融IC卡發卡成本每張20元左右,磁條卡每張2元左右,二者相比成本相差約10倍。許昌市13家發卡機構中盡管已有11家能夠發卡,但是發金融IC卡的主要機構仍是大型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IC卡的發卡量極少。發卡成本分攤主要有三種:金融機構承擔、金融機構和用戶分別承擔一部分、用戶自己承擔,以上三種模式占比分別為91.0%、7.7%、1.3%,銀行承擔了大部分發卡費用,部分又轉嫁給消費者受到消費者抵觸,影響了IC卡多應用的效果。

  二是投入較大收益甚微影響了銀行多應用積極性。在和行業結合的應用上,商業銀行往往處于劣勢。有些行業以同意和銀行合作為借口,要求銀行對設備、機具的改造進行投入,甚至涉及軟件的開發和升級等費用。銀行為了留住行業大客戶存款,也只好忍痛答應。然而,這些項目大多投入資金量大、周期較長,短期收效不大,甚至收益是負數,影響了銀行的積極性。如某涉農金融機構,本不想參與社保卡項目,可是因為其點多面廣、網點覆蓋城鄉,政府要求其一定參與,這種“攤派”影響了銀行的積極性。同時,金融機構或者企業投入較大成本后,涉及各自利益,都具有排他性,在IC卡應用中無形增加了障礙,使加載其他功能的可能性變小。

  三是地市級金融機構發展金融IC卡業務受到上級行制約較大。目前,多數金融機構的核算方式以省級為中心,地市以下金融機構辦理IC卡業務受到上級行諸多限制,不能靈活自主。機具設備需要上級行配備,IC卡卡片需要上級行發放,業務程序需要上級行安裝、調試、開通,諸多環節造成IC卡業務普及起來非常困難。

  四是歷史原因形成的金融割據局面影響多應用推進。在城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由于原有的網點較多,業務開展得較為廣泛、種類較多、客戶群較大,在推廣金融IC卡方面有巨大優勢,開展起來也得心應手。而其他中小金融機構,如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在城市中由于資金設備投入不足、網點較少、業務范圍也較小,金融IC卡業務受限于資金、設備、技術、業務拓展能力等,開展起來較為困難。另一方面,在廣大農村鄉鎮中,只有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有完善的網點設置,其他金融機構很少設置網點,金融IC卡業務開展更為困難,城鄉差別非常明顯。

  五是環境改造、宣傳、培訓不到位影響多應用。由于河南省中原銀行的組建,使得原本計劃完成的ATM改造計劃擱淺。人民銀行組織了一些對金融IC卡多應用的宣傳,但商業銀行各營業網點分散、持續宣傳比較少,群眾認知效果大打折扣;在培訓方面,收銀員培訓不到位,IC卡使用意識比較弱。金融IC卡的普及與商戶的POS機終端升級和收銀人員相關業務培訓密不可分,目前已發的金融IC卡均為磁條芯片復合卡,大多數商戶收銀員接過銀行卡后,仍是習慣性地進行刷卡操作。金融IC卡“刷”磁條消費,實際等于金融IC卡降級使用,導致金融IC卡的安全保護形同虛設。

  六是居民用卡意識不夠。在調查中了解到,部分持有金融IC卡的市民認為,目前使用的金融IC卡和之前的磁條卡沒什么區別。也有對金融IC卡有些了解的市民表示,金融IC卡真正的吸引力是實現“一卡通”,等銀行推出集合了多重功能的金融IC卡,才會主動去辦理。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