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深圳可穿戴產業集群領跑業界 千家深企逐浪新興藍海

作者:吳凡
來源:深圳特區報
日期:2014-12-15 10:05:51
摘要:最新統計顯示,深圳可穿戴設備企業已逾千家,形成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產業配套率和成熟度在全球業界都不多見,不少深企及其產品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領跑。

  可穿戴設備大潮席卷全球,南海之濱創新集聚效應凸顯。從百花齊放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到最新最潮的智能戒指和智能項鏈,還有蓄勢待發的智能拐杖和智能書包,可穿戴設備正“振翅欲飛”,目標瞄準千家萬戶。這其中,深企身影頻頻閃現。最新統計顯示,深圳可穿戴設備企業已逾千家,形成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產業配套率和成熟度在全球業界都不多見,不少深企及其產品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領跑。專家分析,這背后是政府“有形之手”的揮斥方略,根據規劃,到2020年,深圳將有望形成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可穿戴設備產業制造基地、創新基地和國際合作基地。

  千家深企逐浪新興藍海

  數碼裙子的顏色隨著人的心動指數而變化,智能手鐲變換不同顏色傳遞各類信息,健身手環成為醫療保險行業的新終端……可穿戴設備已成為智能手機之后全球最火的市場熱點之一。在這股市場大潮中,已有一大批深企逐浪而行。

  來自政府部門的最新統計顯示,深圳涉及可穿戴設備的企業超過千家,數量在全國領先。其中,極具創新精神的中小微企業約占總數的8成左右。

  可喜的是,深圳可穿戴產業梯隊陣容多元,活力無限。華為、中興等老牌巨頭相繼推出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麥開、西莓、映趣等科技新銳嶄露頭角,劍指可穿戴設備的中高端市場;由手機企業轉型而來的設備商,也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占據目前深圳可穿戴設備企業的7成之多。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十六屆高交會上,院士專家論道可穿戴設備,一致看到這一“藍海”的巨大潛力。專家指出,深圳在該領域的多個分支均處于中國“第一方陣”。對可穿戴設備有著深遠影響的傳感器技術方面,深圳廠商領跑業界,在被動元件、柔性材料、顯示模組等核心部件方面,深圳也位居全國前列,整體優勢強大。

  IDC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處于運行狀態的可穿戴設備超過1900萬個,是2013年的3倍;預計到2018年,這一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8%。同時,亞洲將成為此類產品最大的制造基地。

  微納研究院院長張國新表示,深圳率先發力可穿戴設備領域,已初步形成由創客團隊、小微企業、上市公司構成的梯隊力量,有望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穿戴設備產業之都”。

  沃土催生產業鏈之花

  上游擁有傳感器、柔性元件、電池等傳統的硬件優勢,中游涌現一批聚焦交互解決方案高端技術的創客團隊,下游終端設備廠商、渠道商實力位居全球前列……在業界人士眼中,深圳可穿戴產業鏈快速崛起的秘訣,就在于產業鏈條蔚然成形,實現了良性循環。

  記者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權威調研報告中發現,深圳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可穿戴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擁有從傳感器、柔性原件到交互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條,一批企業在國內率先推出智能手表、健康終端等可穿戴設備,新產品和新業態不斷涌現。

  據了解,深圳可穿戴設備產業之所以能領跑業界,離不開政府“有形之手”的助推。今年以來,深圳接連出臺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市財政每年撥出5億元作為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時,具體的扶持辦法、人才政策、激勵機制等配套措施陸續推出。根據規劃,深圳到2020年將初步形成創新活躍、結構優化、規模領先、配套完善、服務發達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產業制造基地、創新基地、服務基地和國際合作基地。

  深圳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相關配套環境,也成為領跑可穿戴設備產業的“隱形引擎”。深圳是全球手機之都,智能手機產業配套率高達99%,成為世界最大的通訊設備生產制造基地、中國最大的微電機集聚地,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水平全國領先,工業設計占全國份額的60%,為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撐。

  關鍵技術處于突破前夜

  全球著名市場研究機構GfK近期在中、美、德、韓、英等國的調查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缺乏“殺手級”產品。目前,手表、眼鏡、手環、服裝、耳機、鞋、戒指、項鏈、項圈、頭盔等可穿戴設備五花八門,但獲得可觀銷量的為數不多。

  緊緊跟隨、還是另辟蹊徑,成為擺在深圳乃至中國可穿戴設備企業面前的選擇題。是緊盯國際明星產品迅速推出同類低價版本,還是兼容并包堅持打造自家獨特創新產品?

  深圳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從事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研發的企業超過300家,而更高技術含量的智能眼鏡、智能頭盔等產品難覓蹤影。這一現象的背后,既有深圳智能終端硬件領域積累深厚之喜,也存可穿戴設備軟件和應用服務層面實力較弱之憂。

  IT專家麥浩超分析,國內不少可穿戴設備企業的硬件小型化、操作系統和電池續航技術都不成熟,可穿戴產品的芯片研發更是全球業界的難題。這意味著挑戰與機遇并存,誰能通過技術研發實現功能性創新,誰就能搶占市場先機。

  全球巨頭的動向,對深圳發展這一產業也構成利好。英特爾首個智能設備創新中心今年落戶深圳,并投資1億美元成立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微軟Windows硬件工程產業創新峰會均移師深圳舉行。深圳企業擁有近水樓臺的學習、借鑒、交流和吸引的便利及優勢。易觀國際董事長于揚認為,深圳有望引領智能硬件創新,在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還在探索初期階段,完善的產業鏈和研發能力將推動深圳成為智能硬件中心。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