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用不是夢 義烏“市民卡”項目建設全面啟動
“智慧義烏”, 一卡在手方便無憂
如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已離不開形形色色的卡。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義烏市已發行社保卡90多萬張、公交卡60多萬張,另外還有自行車租用卡、水電煤氣繳費卡、停車繳費卡、公共圖書借閱卡等多種卡。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卡在提供種種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攜帶和使用帶來了麻煩。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這一困擾人們的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據人力社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社會保障市民卡(簡稱市民卡)是在政府主導下推行的集社會保障、公交出行、日常消費、銀行業務、政務應用、行業管理、商業應用等為一體的實名制智能IC卡。該卡主要具有社會保障、政府公共管理服務、小額支付、金融支付等四大功能。市民就醫購藥、社會保險費繳納支付、待遇領取、圖書借閱、購物、乘車、水電氣繳費等均可通過它來完成,真正突出“一卡通用,多卡合一”的優勢和特點,實現“一卡在手,方便無憂”的現代生活。
屆時,一張市民卡就能實現多張卡的功能,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提升了生活品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后臺管理中心也可以通過市民卡中大量的數據,分析出義烏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市民的消費傾向,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因地制宜, “市民卡”也分主卡和副卡
目前,義烏市已專門成立社會保障市民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人力社保局牽頭,全力推動該項目建設。按照當前進度,預計2015年11月部分市民可以開始使用富有義烏特色的市民卡。到2016年,市民卡還將繼續拓展應用,逐步成為市民出行的“通用卡”,屆時,義烏市民坐車、借車、停車、看病、社保繳費等只需一張“市民卡”就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義烏市外來流動人口多、流動性大的基本市情,義烏市民卡將有主卡和副卡之分。一般來說,主卡為政府發放,副卡為自愿申請。
據介紹,市民卡主卡是指在社會保障卡基礎上擴展政府公共服務、小額支付、商業應用等全領域應用的全功能卡,實行實名制,一人一卡,主要面向本地戶籍人口及在本地繳納社保的常住人口,即當前持有社保卡的人群。主卡內嵌兩顆芯片,即符合人社部標準的接觸式“社保芯片”(該芯片可同時加載銀行IC卡功能)和符合住建部標準的非接觸式芯片(實現電子錢包、小額支付功能)。在外觀設計上,正面采用人社部的統一界面,背面則體現本地特色。市民卡副卡指的是除社保功能以外的商業支付卡,只有非接觸式芯片,包括記名和不記名兩類,使用人可以是本地市民及外來流動人口、游客。
穩步推進,分三個階段進行
據了解,浙江是國內最早開展市民卡建設的省份,也是全國市民卡應用城市最多、應用范圍最廣的省份。到目前為止,省內先后已有杭州、溫州、嘉興、舟山等4個地級市(包括下轄縣區市),寧波市區以及臺州市下屬椒江區、天臺縣、溫嶺市等5個縣、市、區完成了市民卡工程建設,在推行“市民卡”上的做法和經驗為義烏市有序開展該項工作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根據工作計劃,義烏市“市民卡”項目建設分前期準備、系統實施、推廣應用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組建社會保障市民卡管理中心和社會保障市民卡服務公司;制定出臺市民卡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委托第三方制定有關方案,組織部門、專家進行論證和評審,并報市政府審批。第二個階段,落實市民卡工程項目總集成商及各類產品、設備招投標工作,完成平臺開發建設,制定市民卡應用管理辦法等政策,進行各部門的信息系統對接、共享、交換。建設市民卡服務網點,發放首批市民卡,實現社保、公共交通等領域的基本應用。第三個階段,制訂市民卡推廣應用方案,逐步拓展其他公共服務應用和多領域商業小額支付應用。
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參與部門之一,市人力社保局圍繞既定目標在考察、調研等前期準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接下來,人社部門將根據市里的統一部署,有序推進該項目的順利進行。
據了解,“啟動市民卡工程”是“智慧義烏”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今年義烏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此舉意味著義烏市信息化基礎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