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能源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從未如此貼近過幻想中的智能居所。
  日本人對節能環保的不懈追求已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藤澤生態城每棟房屋的屋頂、主要道路的路邊,都鋪設了太陽能板,持續不斷地將神奈川溫暖的陽光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太陽能發電,能夠滿足城鎮所有居民的家庭用電和公共設施用電。
  “屋頂上的太陽能板一年可產生價值大約10萬日元的電力,為家庭供電供熱。”松下公司的龜田先生介紹說。此外,富余的電力可出售給東京電力公司,每戶每年大約能因此獲得1萬日元的收入。
  龜田先生說,公共區域的太陽能發電除滿足公共設施的供電需求外,富余部分也會出售給電力公司,目前每年因此可獲得400萬日元的收入。
  在社區里,包括汽車、摩托車在內的可供居民租用的交通工具均為電池驅動,建在社區里的充電樁可隨時供特斯拉、寶馬、豐田等各種新能源汽車使用。路邊的LED路燈則內置感應器,無人接近時采取節電模式。
  每個街區的十字路口和路燈上都有360度的安全監視器,監視視頻在公共管理中心和每家住戶的電視屏上都可以看到。
  藤澤生態城管理公司社長宮原智彥在開業慶典上透露,所有的住宅屋頂、公共區域一年太陽能發電大約為3兆瓦,同時也具備3兆瓦的蓄電能力。另外由于采用節水型洗手間等,生活用水削減的目標為30%。
  除了鋪設在道路邊的太陽能板外,穿行在藤澤生態城,看起來跟普通社區并沒有太大區別。類似中國的迷你獨棟別墅的房屋,實際建筑面積大約在125平方米至130平方米之間。龜田先生說,每棟房屋的售價大約在4900萬日元至6000萬日元之間,合人民幣在245萬元至300萬元之間。物業費每個月1萬日元,物業稅為12萬日元。

(晨光中的藤澤生態城)
  “外國人可以買嗎?”同行的朋友問。
  “當然可以,非常歡迎。”龜田先生笑著說。
  除節能環保外,互聯網將社區、家庭和人無縫連接起來。居民在家里即可預約醫院、學校、家政和社區服務中心的各種服務。而智能家居系統,則得以將從照明燈到空調,從家庭監控探頭到電視松下數十種家電產品連接,通過智能終端集中控制。
  社區服務中心里擺著一排監視器,屏幕上閃爍顯示各種地質數據。荒島克彥先生說,日本震災頻繁,這些顯示器可隨時監控地質監測儀器傳回的數據,如有突發災害,可隨時向居民發出預警。
  “一旦發生災害,這里就變成了防災救災指揮中心。”松下公司的荒島克彥先生說。一旦發生災害,公共場所的太陽能蓄電設施,可為小區居民提供三天的用電量。
  就體量來看,在全球擁有30余萬名員工的松下電器無疑是一頭大象,但這頭大象近年來在日新月異的競爭市場上已顯疲弱。松下的產品線數以千計,但幾乎沒有產品形成市場壟斷地位并撐起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陷入泥沼的大象甚至不得不開始全球范圍內裁員,以擺脫財務虧損的困境。
  智慧城市為松下提供了一個極具前景的商業機會,使得松下得以將自己漫長的不夠強大的產品線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單個產品不夠強,但集成起來卻產生了極大的整合價值。
  可以拿來對比的案例是小米。雷軍在智能手機上單點突破快速獲得成功,但當他要打造智能家居產業鏈閉環時,不得不一個一個補齊產品線。而松下的優勢正是過去近100年來形成的漫長而齊全的產品線。
  當然,即便是松下這樣的大象也無法完全憑借自身的力量提供藤澤生態城所有的產品和服務。為打造藤澤生態城,松下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聯合了宅急送、三井住友、東京煤氣等17個合作伙伴。
  松下董事井戶正弘表示,藤澤生態城的房子銷售和服務收入約400億日元,這對松下未來10兆日元的年收入來說不算大,但它只是一個試點。藤澤模式,將成為松下汽車電子、住宅能源、商業解決方案三類B-B業務和傳統家電業務融合的平臺。
  據悉,松下利用它在日本一些舊工廠的地皮,正在推廣藤澤模式,計劃還會啟動三個類似的項目。而在海外,松下已經與大連生態科技創新城、馬來西亞城市依斯干達合作,提出智慧城市的方案,部分已經交付。松下還在全球60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中,提供了個別解決方案。
  測算現實,智慧城市建設全球市場的規模大約為40萬億元,中國市場的規模大約為4萬億元。除松下外,IBM、西門子、東芝、日立等巨頭也已開始在智慧城市方向布局。大象們紛紛闖進智慧城市,競爭將變得格外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