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電梯安裝二維碼電子標簽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用手機輕輕一掃,電梯的安全使用狀態、下次檢驗日期、應急救援電話等重要信息便出現在屏幕上。近日,記者從四川省成都市質監局獲悉,該市民生工程項目—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已正式進入試運行,目前已為中心城區1萬余臺電梯貼上了電子標簽,標志著該市電梯安全正大步邁入“智慧管理”時代。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成都市電梯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截至2014年10月底,該市在用電梯總數已達9萬多臺,占全省電梯總數的75%,位居全國大型城市第5位、副省級城市第3位。電梯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成為檢驗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
2014年初,為了保障老百姓“家門口”的安全,成都市委、市政府堅持民生優先,把建設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作為“為民辦實事”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
“既要把確保電梯安全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民生工程,也要作為樹立城市軟實力的發展工程。”2014年4月,成都市在國內率先啟動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力推動電梯監管從問題式管理向預防式管理、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從經驗式管理向智能化管理的科學轉變。
據了解,該平臺集成應用了計算機控制、射頻識別(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物聯網先進技術,將原有分散的、難于監管的電梯維護保養信息進行智能化管理,實現了對電梯維護保養和安全運行情況的24小時實時動態監管。同時,成都市還為中心城區在用電梯統一發放“身份證”—安裝二維碼電子標簽,該標簽具備3D防偽功能,維保人員和監察人員可利用配發的手持設備,對電梯維保、使用和檢驗等環節進行嚴格巡查、全程監管,從而解決了傳統監管人員不足、監管手段落后等問題,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遇到電梯運行不正常或者被困電梯時怎么辦?這是不少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據成都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運行以后,所有電梯二維碼電子標簽都已被激活,市民若在乘坐電梯時遭遇緊急情況,可以通過掃碼進行緊急報警求助。
“選擇緊急報警求助后,APP軟件就會自動通過手機網絡傳輸上傳現場圖像,并自動顯示電梯的基礎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利于及時展開救援。”該負責人還介紹,“同時監管部門也會從服務平臺看到報警信息,可以避免使用單位瞞報或者漏報。”
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底,成都市已完成中心城區1萬余臺電梯3D激光防偽二維碼電子標簽的安裝任務,8000余臺電梯的維保信息已納入服務平臺的監控運行,社會公眾累計掃描電子標簽2000余次,共發表評價意見及應急報警80多條,順利實現了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的建設目標。
據了解,成都市今年還將大力推廣該平臺建設,全市9萬多臺電梯、200多個維保單位、500多家物業公司將統一納入平臺監管,全面實現電梯安全智能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