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市將開展市民健康卡全員持卡試點工作

記者1月21日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2015年,深圳將啟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同時,將有多個項目開工建設,深圳市醫學科學院、口腔醫院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將啟動,深圳醫院“硬件”建設將大干一場。
大批醫院項目開工建設
2014年,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樓、北大深圳醫院外科樓、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二期改造3個項目投入使用;市腫瘤醫院順利試業;市新安醫院進入開業籌備工作階段,新明醫院、聚龍醫院等10個項目建設工程,口腔醫院、新華醫院等12個項目有序推進。
今年,在完成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啟用同時,還將推動新明醫院、聚龍醫院、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遷址新建等項目。而在醫院改建方面,今年將推動市慢性病防治院改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推動市職業病防治院遷址建設項目裝修工程完工。
此外,今年深圳市人民醫院內科大樓、健寧醫院、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市中醫院綜合樓工程、婦幼保健院保健部二期工程等項目也將陸續開工建設。深圳市醫學科學院、新華醫院、第二兒童醫院、口腔醫院、“急救、血液、醫學信息三中心”項目等前期工作,也將在今年啟動。
醫院預約診療量增62%
在推進醫院“硬件”建設的同時,人才“軟件”建設力度也不斷加大。據悉,今年深圳將加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招聘力度,招聘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600名。并通過支持在深醫學院校探索與國際接軌的精英化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為深圳醫療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基礎。今年,深圳將與克里夫蘭醫療中心、新加坡專業教育培訓中心等機構合作開展人才培訓,并推進與哈佛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在人才交流培訓、科研項目等方面的合作,推動中醫等醫療衛生特色學院建設。
在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上,去年深圳市醫院預約診療量較上年增加62%,市屬醫院預約門診量占醫院總診療量的比例已經達到38%。在市兒童醫院等6家醫院實現診療全過程的持卡就醫。“市民健康卡”實現與銀聯芯片借記卡、深圳義工卡的對接。市屬醫院實現預約掛號費、診金在線支付、檢驗檢查結果電子郵件投遞。今年深圳將實施市衛生計生數據庫硬件提升工程。
試點全員持有“市民健康卡”
市衛計委表示,今年將發布《深圳市電子病歷數據集標準(2015版)》,實現戶籍人口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以上,這意味著9成戶籍市民將有電子健康檔案。此外,還將加快推進三級公立醫院的信息標準化建設,實現三級醫院之間的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研究制定“網絡醫院”建設方案,啟動“深圳市民就醫網”建設,建立與國內外名院互聯互通的遠程會診中心,開展“市民健康卡”全員持卡試點工作。
深圳還將推廣手機預約掛號平臺,將全市區級以上醫院的預約量提高到醫院診療總量的30%以上。
新聞回顧:
健康卡覆蓋36家公立醫院 健康卡可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深圳市推出的市民健康卡已從原來覆蓋5家公立醫院到目前的36家,約800萬人使用健康卡,為1000多萬人建立了“電子病歷”。
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打印檢查、檢驗報告及發票,還可以建立“電子病歷”……記者昨天從市醫學信息中心獲悉,我市推出的市民健康卡已從原來覆蓋5家公立醫院到目前的36家,約800萬人使用健康卡,為1000多萬人建立了“電子病歷”。
健康卡覆蓋36家公立醫院
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我市于2010年底推出市民健康卡。2012年底,市民健康卡率先在深圳市5家醫院“全功能”上線,市民只需一卡在手就可以免帶紙質病歷,刷卡掛號、繳費、打印結果免排長隊,大大壓縮了診療流程和時間。
市醫學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昨天透露,目前全市已有36家公立醫院完成了健康卡實施和應用,健康卡使用人群已達七八百萬人。
林德南表示,目前市民健康卡的使用情況還不理想,使用率還不夠,市醫學信息中心將以市屬公立醫院為重點進行推廣,中心將組建健康卡現場服務隊,進駐10家市屬公立醫院,為市民講解使用健康卡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