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商投資新選擇:大宗商品,養老產業,工業4.0
以嗅覺敏銳而著稱的新一代浙商,2015年將走向何方?天畢弗CEO馮潔靖給出了一份答卷:大宗商品,高端養老,工業4.0。
2015年1月29日,中國國越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成立儀式暨天畢弗資產管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媒體公開日在上海西郊賓館舉行,這家早年以海外能源投資而聞名的浙商企業宣布了他最新的三個投資動向:并購蒙古最大的2座鐵礦,外灘邊興建頂尖養老院,成立國越基金專投工業4.0。
這幾乎是2014中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為熱門的三個關鍵詞。與老一輩的浙商提倡的“四千精神”不同,這名畢業于牛津大學的85后能源新浙商在布局產業時顯然更具國際化的視野。
“全球經濟疲軟不會持續太久,我們的判斷是中國經濟在未來三年會迎來新一波強勁增長,重回8%并非難事。”馮潔靖稱,對于如今熱門的美國復蘇論,她認為不確定性依然很強,“但中國必然是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而且來得會比我們想象得快得多。”馮潔靖說,大舉投資大宗商品,高端養老與工業4.0都是基于這個判斷。
抄底大宗商品:并購蒙古最大2座鐵礦
蒙古國是全球最大的礦業資源國之一,因為臨近全球最大的資源需求國中國,蒙古當地過半的外來投資都源于中國商人,甚至在蒙古發生的大型投資與并購,也往往是中國商人博弈的戰場。
在29日的發布會上,天畢弗宣布完成對鑄金礦業的合作并購,雙方合并成為蒙古最大的中國民營投資集團。在并購之前,天畢弗擁有蒙古開采中最大的兩座煤礦:烏蘭敖包煤礦與昌嘎納煤礦,鑄金礦業擁有開采中最大的兩座鐵礦:中央省11982X鐵礦與戈壁省5007X鐵礦。
這是一場決定了蒙古國整個礦業格局的產業整合,而并購雙方恰恰都來自中國,可以追溯到中國五大商幫:天畢弗總部位于上海,CEO馮潔靖是浙江嘉興人,是典型的新一代浙商代表;鑄金礦業位于山東濟寧,創始人段金鑄是老一代魯商的象征。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放緩對資源類產業都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煤炭與鋼鐵行業首當其沖。
在煤炭市場上,2014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煤炭產量出現了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2014年前11個月,國內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44.4%,國內70%以上的企業陷入虧損。
在鐵礦市場上,鐵礦石價格已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1月21日,普氏62%鐵礦指數跌至66美元/噸,去年該數字尚在123美元/噸,66美元意味著多數鐵礦一生產就虧本。
在這場蒙古最大的鐵礦并購案中,老一代魯商交棒新一代浙商意味著兩代中國企業家對未來幾年全球經濟形勢的不同判斷。馮潔靖說,她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下蹲起跳的“下蹲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之后,未來3-5年間中國依然會出現一波高速增長。
“8%的增速并未一去不返。而現在抄底大宗商品最劃得來。”馮潔靖說。
設立國越基金:專投智能制造與工業4.0
與鑄金礦業并購同時宣布的還有“國越基金”的成立,對外這是中國對蒙古投資唯一的一支專項基金,對內他瞄準智能硬件與工業4.0。"取名‘越’字因為我生在浙江嘉興,天畢弗總部位于上海,這兩地在戰國時期都屬于越國,而越國又是戰國七雄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諸侯國。“馮潔靖說。
工業4.0是2013年德國提出的國家級戰略,即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并由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代言,在此后的1年多時間里席卷全球。在中國這個有“世界工廠”之稱的全球制造基地中,工信部也大力推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制造業重鎮佛山甚至首次將工業4.0寫入了的市委全會報告。
“在國內,我們可以把國越基金看成是‘工業4.0’基金,也是國內唯一一支。”事實上,在國越基金宣布成立之前,他的第一項投資已進入收尾階段。這家名為禾賽光電的公司剛剛成立不到3個月,由3個從斯坦福歸來的80后華人科學家創辦,他們的導師名為羅納德漢森,國際激光吸收光譜大師,執掌著斯坦福大學高溫氣體動力實驗室。
他們開發出的產品只有手提箱大小,能在1秒之內檢測出“痕量”的甲烷氣體,檢測靈敏度優于0.01ppm,是繼美國Tiger Optics, LGR, Picarro之后全球第四家擁有ppb級別甲烷測量靈敏度的激光光譜類氣體傳感器公司,當然未來他們能測的不僅僅是甲烷。在國內他有一個同行叫聚光科技,是杭州市濱江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明星企業,早年已在創業板上市。
事實上身為浙商的馮潔靖一直頗為關注浙江的幾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同樣在濱江高新區,她剛剛考察了浙江最大的工業設計公司瑞德設計:該公司被圈內視為是廚電龍頭方太背后的研發團隊,剛剛在新三板掛牌。”瑞德設計董事長李琦提出的向工業4.0轉型的戰略和我們基金發起的宗旨不謀而合。“馮潔靖說。
馮潔靖說,工業4.0會是未來2年的科技風口,雖然沒有十年滅淘寶這么夸張,但發展前景與戰略意義都不言而喻。在國際上,他們也看到大量美元基金正蟄伏在這個領域門外等待時機。
投資養老產業:外灘邊建頂級養老院
假如要羅列2014年的民間資本投資方向,養老一定是一個避不開的關鍵詞。
在浙江,一度處于風口浪尖的宋衛平原本隱退后的打算就是以藍城平臺進軍養老,不久之前,“遷都”杭州的修正藥業與已上市的浙報傳媒聯手投1億,欲在浙江打造社區養老標桿樣本。
在上海,太平洋保險去年在自貿區設立了養老產業專項基金,泰康人壽早已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啟動百億規模的養老布局。
“我們看養老產業也看了很久。”馮潔靖說,他們調研發現市場上“養老經濟”最多的是做養老地產,其次是社區養老。”有兩塊市場沒人敢碰:高端養老和癱瘓養老。我們就決定做這兩塊,取名為天樂融。”
馮潔靖說,事實上全球養老產業起源于英國,也以英國最為興盛:在英國,超過50%的養老經費由政府買單。在過去的一年里,馮潔靖帶領的4人天樂融籌辦小組花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英國的養老機構,嘗試將英國養老產業中最為優秀的模塊切分出來,引入中國本土化后再組合。”當我們離開的時候,英國民政系統的人告訴我們,我們是第一批這樣一家家走訪過來的中國人。“馮潔靖說,當時她就覺得高端養老這塊市場上一定是空白。
這將是上海乃至中國頂級的養老院,位于上海市中心外灘邊、城隍廟對面,首期4600平方。馮潔靖說,“入住后每個房間都會按個人喜好做風格調整,內部配備有活動室,多媒體室,圖書館,理發室,兒童活動區,餐廳,所有的護理設備均從英國進口,并配備國外遠程醫療。”馮潔靖說,而國內絕大多數養老機構都放在郊區,“說實話,要不是逼不得已,誰愿意成天住在荒無人煙的地方。”
這些并不是最麻煩的,英國養老之所以特殊,核心還是在于護理人員的特殊。為此天樂融再度引入了英國頂級的運營團隊Shaw Healthcare與癡呆老人護理專業培訓Annie Barr International。“最終的目標是讓老人來這里會有回家的感覺。”馮潔靖說。
市中心,頂級硬件,高端護理三者的配備意味著這種模式的復制會很慢,馮潔靖說,他們正在考察其他一線城市,下一張很可能就在杭州。
除了頂尖高端養老以外,天畢弗還在養老院里規劃了一塊針對失智失能老人的特殊養老區塊。
“我們的目標是最終改變老人進入養老院就是等死的現狀。”馮潔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