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和阿里百度在移動支付領域是良性競爭

剛剛過去的春節發紅包搶紅包迅猛席卷全國,再加上和春晚的合作,讓今年第二次出席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掌門人”馬化騰火得“不忍直視”。也許是預計到自己的火爆程度,馬化騰今晚利用會后時間舉行了“小型記者會”,避免記者們在會上對他圍追堵截?!皟蓵薄懊襟w圈”奔走相告,小小會場擠進了100多人,記者們直呼“小馬哥”的號召力實在太強大。
從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如何讓互聯網走進民生,到如何從跟隨創新到引領創新,從騰訊“都想自己做”到“放開給別人做”的心態轉變,再到大熱的微信紅包是否搶了移動支付“最后一公里”,“小馬哥”來者不拒、有問必答,一共回答了25個問題,給足記者料,贏得了媒體發自內心的掌聲。
談融合 “電發明后是讓別人用的,不是取代別人的”
記者:傳統行業對互聯網的態度,從過去的似乎有點“勢不兩立”、甚至有點害怕,到今天更多融合、借力,你認為深度融合是不是它們的最終歸宿?
馬化騰: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專業化分工和提升勞動生產率的特點,應該說它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實際上我今年帶來的4個建議之一,其中就包括《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互聯網可以“+醫療”、“+教育”、“+任何公共服務”,我希望持續以“互聯網+”為驅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將在全面擁抱“互聯網+”戰略中獲益。 記者:要怎樣說服傳統行業放下心理“包袱”大膽擁抱互聯網呢? 馬化騰: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電發明以后,也給很多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并沒有取代他們,而是為他們所用,讓他們發展得更好。有了電以后,所有行業該思考,是抵抗、還是擁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也是一樣,很多行業都可以利用這種工具對自身領域進行深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每個產業每個行業都可以讓互聯網為它所用。 記者:你在建議中對國家從頂層設計上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有什么提議么? 馬化騰:我建議應當從頂層設計層面制定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戰略,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盡快出臺,促進互聯網與各產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充分對接,并加強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立。此外,還應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在鼓勵創新的原則下逐步完善和規范新的生產服務方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給予新事物發展機會和空間。 談紅包 與阿里百度在移動支付領域是良性競爭 記者:微信紅包最近太火了,在春晚播出時甚至出現“抬頭看春晚、低頭搶紅包”的現象,很多人都說最大的贏家是騰訊。你怎么看待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家的移動支付格局? 馬化騰:其實很多互聯網公司都不約而同地看到移動支付領域的潛力。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往這個方向努力,希望使這個領域生態更加豐富。國外的谷歌、蘋果也在拼命地做移動支付,國內你提到的三家也在很努力地做。我想我們之間的競爭都是良性競爭,最終對消費者都很有利。而且目前大家各自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我們是從通信社交領域轉向連接服務和支付,另外兩家是從資訊、商品交易去進入,應該是各有側重、各有優勢,我覺得這對消費者來講非常好,因為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很正常的競爭。 當然具體到紅包,因為是更加偏向社交多一點,所以說微信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而且我們廣東有派紅包的風俗,騰訊每年都有給員工發紅包的習俗,所以說這個業務最早誕生在騰訊和微信里面,也是自然而然的。今年參與人數比去年多了20多倍,是非常大的一個數量級,而且還有與央視的合作瞬間造成的一個高峰。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更多大眾能夠知道使用移動支付和移動互聯網的感覺,但是過了春節很多場景又不存在了,我們希望其他更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能夠在這方面做出更多的場景,我們也希望能夠作為一個小小的連接器,跟很多的公司合作。 記者:有人說馬云打造了支付寶,而微信一出就搶占了“最后一公里”,你怎么看? 馬化騰:我相信會有多家移動支付存在,而且大家的角度也不一樣,我們更多不是商品類而是服務類的。我們就是把自己做成一個“零部件”,作為一個開放接口,給很多垂直領域的合作伙伴,把賬戶關系鏈、社交廣告能力、支付能力作為最原始的“武器”開放給他們,具體搭成什么樣的模型、做成什么樣的事情,真的我可能想象不到,很多垂直領域可以做出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我并沒有說我們要進入到商品的支付,要跟支付寶完全面對面競爭,說我們“掐架”只是外界對我們的誤解。 記者: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今年你個人發了多少紅包? 馬化騰:大概20萬吧。 談創新 中國有自己的創新優勢不必自卑 記者:現在國家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一個曾經的創業者,你怎么看現在中國的創新和創業的能量,我們還會像以前一樣Copy to China嗎?還是說我們會真的成為全世界的創新中心? 馬化騰:從全球來看,在科技創新領域美國會領先很多,包括互聯網的誕生、操作系統、芯片、很多新商業模式都是在美國最早誕生,很多互聯網基礎性的、底層的研究我們遠遠不如歐美,這方面還是任重道遠。但是我覺得大家也不要自卑,中國在很多領域有很多創新空間,因為我們有龐大的用戶和獨特的文化,還有豐富的應用場景,這是歐美反而不太具備的。 現在在互聯網方面,亞洲在內容領域,包括剛才講的游戲動漫等等,領先于歐美。在社交領域方面,像微信等全球四大移動即時通信產品,有三家都在亞洲,所以你可以看到亞洲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很多創新機會。特別是我剛才提到的“互聯網+”這個方面,亞洲和中國其實走在了全球的前面。我們的移動支付已經大干了兩年,美國的谷歌和蘋果才開始著急起來,要做ApplePay、谷歌錢包,三星也開始做三星錢包。
記者:一些創業者很怕在騰訊巨頭的“陰影”下創業,如何看待他們“大樹底下不長草”的憂慮? 馬化騰:其實并不需要憂慮和恐懼,互聯網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跟社交有關的,像陌陌也上市了;國外也是一樣的,也有很多新東西層出不窮地出來。對騰訊自身來說也一樣,有了QQ之后還有微信,就是因為我們發現它的領域有所不同,一個是純移動互聯網,一個是PC+移動混合的,里面很多的體驗、細節不一樣。我們也看到很多領域是我們做不了的,比如說很多匿名社交,可能對于大平臺來說不適合做,這些我們應該放出去讓別人做。 記者:從開始和自己相關的業務都想做,到現在可能放給別人去做,騰訊的心態似乎更開放了? 馬化騰:過去我們在這方面走過一些彎路,覺得好像跟我們有關的不能放,但是最后發現反而做不好,4年前我們開始一步步放開,這兩年把越來越多業務砍掉賣掉,給其他合作伙伴去做?,F在我們心態的確放得更開,包括我們投的一個小公司、小軟件,可能你看不出它有什么潛力,但是又透著一種未來感、科技感的東西。發現有這樣的機會,我們更多是希望投資、支持外面的一些團隊去做,而不是全部自己在我們體系內做。我們的架構可能更適合做一些基礎性的、平臺性的、普世性的連接器,太復雜、太深入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會有裁判員和運動員的問題。我們會堅定不移往這方面走,希望成為所有創業者最好的合作伙伴。
記者:你認為什么樣的環境最適宜創新? 馬化騰:對于新生事物,大家更多地應該去保護它而不是摧毀它。比如互聯網金融曾經爭議很大,現在已經逐步達成共識,微眾銀行也成為了第一個誕生的有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還專門到前海微眾銀行考察,這些都表明政府對借助互聯網提升傳統金融行業的方向還是很支持。現在互聯網交通方面目前大家還未達成共識,專車領域還未放開,這在全球也有很多爭議。其實專車在改善出行、提高車輛利用效率、減少車輛、降低排放等很多角度看都很正面,關鍵是怎么樣管理好,政策法規應該讓好事情做好。 記者:你對現在的創業者有什么樣的好建議? 馬化騰:現在創業環境非常好,我們剛才講了很多都是關于打造生態,這個生態就是要靠很多創業者和我們一起做,因為很多是我們不會進入的細分領域?,F在很多細分領域有大量創業機會,你只要抓到一個很細節的地方,怎么用信息技術提高人們的效率、改善人們的生活,能夠解決一個痛點,就肯定能成功。特別是O2O跟傳統生活結合這方面,有大量的跟服務類有關。 談履職 提對產業、行業、國家、社會有益的建議 記者:你是如何體會和拿捏全國人大代表的角色和身份的,前兩年你的建議有什么效果嗎? 馬化騰:其實我也有點糾結。比如說我提過多跟互聯網有關的、和行業有關的,可能有人會說,你怎么只為自身代言?如果說我不提自身的行業,有可能行業的人說,你作為行業代表,為什么不為這個行業說話,為什么不提出更適合你們專長的建議? 這次我帶來的建議有四個:《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運用移動互聯網推進智慧民生發展》、《推進我國移動互聯網信息無障礙標準制定及落實》以及《加強網絡版權保護、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這幾個建議提出的東西,是希望對整個產業、整個行業、國家、社會有益、有貢獻的建議,但是我們又希望能夠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我們其實有很多好的創意,是應該提出來和大家分享、而且要推動吶喊的,讓國家能夠在這方面增加關注度。 比如說像推動互聯網相關的立法,因為很多過去的立法對互聯網的新型犯罪、違法行為是需要不斷地更新的,所以要不斷地推動在這方面的法律定義,做跟得上時代的描述。以前在這方面我提出的一些建議也很快被全國人大采納了,感到挺欣慰的,比我原來想象中的要10年、8年才能見到效果的情況好多了,所以我更有信心了,希望能更多提一些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