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去年云計算產業規模達260億元
在今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云計算技術和應用論壇上,據北京市副市長張工介紹,2014年,北京的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了260億元。初步形成了涵蓋云計算軟硬件、基礎設施、云計算平臺、云計算應用支持服務等主要環節的云計算產業鏈。

對于云計算產業,張工認為,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信息技術的融合化、網絡化和服務化的發展趨勢,并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形成了協同創新的合力,驅動新的商業模式產生和傳統商業的產業升級。這是當前國家提出的互聯網+戰略的技術基石和重要支撐。
為此,北京市對云計算的產業、技術和應用一直予以高度重視,率先推出了祥云工程。祥云也被列為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口,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云產業生態系統,北京市采取基地+基金的模式,先后布局了中國云產業園、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等專業園區,鼓勵企業創新發展云計算新產品和新技術,匯聚了百度云、金山云、印象筆記、世紀互聯、中新數據、青云等一批知名企業為代表的百余家云計算產業企業。
對于云計算的未來,張工認為,在北京的云計算發展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云計算的產業活力在于應用,創新的活力也在于應用,發展的機遇也在于應用。近年來,我們成功推出了北京工業云、北京健康云、中關村創新云、智慧交通公共云等云服務,有力地服務和支撐了產業轉型和城市的運行發展。比如現在我們通過中關村創新云為全市數十家創業基地提供免費的云主機和云存儲服務,幫助數千家小微企業成長。北京健康云由百度公司聯合十家智能的硬件廠商推出,為廣大市民提供健康數據的云存儲,有助于市民健康的個性化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促進了我市互聯網+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目前,健康云已經服務了大約21萬名市民,計劃年底用戶將突破百萬。
當前,北京正圍繞著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創新中心的大定位來積極地推進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加快在推進京津冀發展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的產業升級。在這個大的發展背景下,云計算產業將通過與實體經濟更深度地融合、更深入地滲透、更廣泛地應用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為此,北京市目前開始實施祥云工程2.0版,提出云計算要適應首都發展的新特征,為全面深化和引領支撐作用。
張工稱,北京市的祥云2.0將在科技創新、城市發展、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三方面大有作為。
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上,隨著云計算技術和產業的日益成熟、應用領域日益廣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平臺,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力抓手。北京市政府將以建設世界領先的公有云為優先選項,支持各行業的創業創新者高起點的快速成長;
在破解城市發展的難題上,云計算適應了數據和應用大集中的需求,是新形勢下城市智能化運行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基礎設施。祥云工程2.0版將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推進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城市運行和民生服務方面的運用。北京市已經出臺了政策,要求各單位不再新建自用的小的數據中心,統一政務云臺將在年內投入運行。此外,我們將在居民健康、交通出行、環保監測、文化等領域持續發力,發展適用的云計算服務,更好地服務首都功能定位;
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上,云計算以及新一代相關信息技術是高精尖產業的催化劑,北京市將實施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支持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鼓勵用云技術和整合傳統的產業鏈條,加快催生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全面提升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