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不放權 “國際云”落地中國難
世紀互聯藍云事業部總裁柯文達日前對記者表示,亞馬遜之所以不能夠快速在中國商用提供服務,是因為他們在中國不愿意全面放權。事實上,國際公有云服務商在中國不能夠盡快落地是因為他們希望將產品、技術、商務等都全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落地到中國、與中國公司的合作并不那么順利。但微軟和中國公司的合作,微軟是全部放權的,所以微軟的云成為在中國最快落地的一個國際云。“運營國際云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隨意找一個IDC合作伙伴那樣簡單,其中的安全、合規、服務,更關鍵的是否放權都是關鍵。”柯文達說。

國際云落地中國的關鍵
是實質性放權
如果“國際云”希望技術、產品等還掌控在自己手中,只讓中國公司來執行,那么其落地中國之路依然會漫長。
藍云的名字在云計算領域里其實不是一個新名字,在2012年11月11日,微軟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協議將由世紀互聯來運營微軟windows azure的半年之后,世紀互聯就專門注冊了“藍云”來運營這個業務,但其后兩年半當中它還是被“Windows azure”和“世紀互聯”的盛名所掩蓋。今年,世紀互聯希望越來越本地化的Windows azure、office365服務,能夠融入更多的中國特色。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公有云希望進入中國市場,除了微軟的Windows azure和已經進來的亞馬遜AWS外,包括IBM的Softlayer以及甲骨文的一系列SaaS公有云服務等都在躍躍欲試、多方尋找伙伴,希望盡快落地。在中國落地,你應該如何選擇伙伴?在簽署協議的時候,你需要注意什么?你是應該找到一個“全包商”還是將自己的云服務“分包”出去,在中國有了兩年半運營和摸索經驗的柯文達透露了一些關鍵信息。
其一,“需要考慮好是否要叫‘公有云’服務?如果僅僅是提供私有云或者其他IT產品和方案,那么你可以不將自己定義為‘云服務’,這樣你可以不需要政府同意,不需要那么多合規手續,就可以很快在中國提供服務、進行經營。但如果你要想在中國提供云服務,你是必須取得中國政府的同意,必須要滿足一系列的合規要求。因為云在中國、在WTO中是被定義為電信增值業務,電信增值業務是要經過政府同意、需要很多審核,并且僅限中國公司可以申請。”柯文達說。
其二,“是將自己‘分包’還是‘全包’給一家中國運營商,需要考慮清楚。微軟Windows azure與世紀互聯合作的時候,世紀互聯與微軟簽署的協議是將基礎設置、運維服務、商務流程等交予藍云,微軟只是作為技術授權輸出商,有技術支持和商業利益分成的權利,但對用戶數據、商業運營等都無權進行干涉和獲取。用戶購買Windows azure或Office365服務,只有藍云這樣一個統一的出口。所以用戶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藍云來解決。”柯文達透露。
“但是AWS在中國落地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就比較多了。”柯文達說,首先是他們在中國提供AWS公有云服務雖然數據中心是在中國,但是如果AWS自己運營,AWS是可以遠程進行監控和維護的,這樣客戶的數據AWS是可以遠程查看到的,數據安全存在隱患。二是AWS沒有一個類似藍云這樣的本地獨立運營商來進行“總負責”,雖然規避了“電信牌照”的問題,但是客戶有可能在遇到網絡問題的時候需要找一個機構,遇到系統問題的時候,又必須找到另一個企業來擔當責任,“開發票的又是另一家商務公司”。這樣的結果就是如果客戶遇到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出口,有可能會遇到各家“分包”商互聯推諉的難題。事實上,云服務的品質保證涉及到很多層面。
在柯文達看來:“所有問題的種種糾結,其實歸根結底取決于國際云的‘放權度’,如果你希望有些東西包括技術、產品等還要掌控在自己手中,只讓中國公司來執行,那么你落地中國之路依然會漫長,如果你能真正放權合規,自己專注技術,那么,落地中國才會實質加快。”
柯文達透露,公有云最大的難度之一是網絡的穩定、網絡的品質,因為它的控制在電信運營商。那么你如何與運營商進行合作和配合,甚至在客戶端不斷進行調整,這些都是由本地云運營商來搞定的。大家都知道2013年的黑色8月,系統宕機十幾分鐘,谷歌、AWS等都宕機了,造成了很大損失。網路穩定性如果有問題,對云服務是巨大災難。
其二是安全性和可信度。安全性是用戶采用公有云最介意的關鍵問題。藍云是目前能夠提供最高安全等級和服務等級的公有云之一。并且是中國幾個云安全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與者。
客戶選擇云
有兩個傾向性
中國用戶對于云的選擇有兩大傾向:傾向選擇混合云,傾向選擇解決方案。
柯文達同時透露,藍云在商用初期大部分是國際客戶,現在90%的客戶是本土用戶。從中國用戶對于云的需求反饋來看,中國客戶選擇有兩大傾向:
一是傾向選擇混合云。我們在與客戶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如果你只有公有云,客戶會說“我們興趣不大”。客戶需要有公有云的同時要有私有云和混合云。基于此,“藍云今年將會推出混合云,而且要用自主技術。”柯文達透露:“但混合云將采用什么名字我們還沒有想好。”
二是傾向選擇解決方案。“如果你僅僅賣公有云技術資源,那么客戶對你的興趣也不大。客戶想要的是應用,想要解決方案。”基于此藍云今年把解決方案和生態鏈的建設作為重點。柯文達說:“我們的目標是做‘云的百貨公司’,從國際的維度,我們會去看在微軟的market place上排名靠前、口碑好的云服務解決方案、云應用,進行精選,引入到中國來。從國內應用的維度看,我們會大力發展本地生態伙伴,培育和孵化更多的云應用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