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把支付密碼"種"進身體里 正研發可植入可吞服裝置
當前最流行的一種生物識別由蘋果公司開發,采用指紋觸摸識別技術,客戶只需一摸就能在蘋果商店進行支付。然而此類生物識別驗證系統,已不再新鮮。PayPal正在研發新一代可植入的注射和口服裝置用于免密碼個人身份認證。
是的,你沒聽錯,未來你就是你的“密碼”!近期,PayPal全球開發和技術宣傳團隊負責人喬納森·勒布朗一直在呼吁業界“消滅所有密碼”,他認為科技已經足夠先進,可以實現“密碼與人體的真正融合”。
“種”的密碼和“吃”的密碼
勒布朗認為可植入、可吞服裝置才是最具革命性的密碼驗證方式,它們“能讓用戶自己控制自身安全”。其中,能嵌入皮膚的薄硅芯片內置心電圖傳感器,可以監測心臟的獨特電活動,并通過無線天線將數據傳輸到“可穿戴計算機紋身”。
可吞服膠囊裝置依靠胃酸給電池充電提供動力,可以檢測血糖水平和其他獨特的內部特征,使用用戶的身體作為識別身份途徑,并把數據傳輸到體外。并且,為了防范黑客攻擊,這些數據是加密的。
雖然這些想法看似天方夜譚,但勒布朗表示,PayPal已經開始進行測試。同時他也承認,使用可吞服和可嵌入裝置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
靜脈識別和心跳識別
勒布朗還表示,PayPal的合作伙伴正在開發靜脈識別技術和心跳識別手環,這些未來個人身份識別技術已經有原型樣品了。
關于生物身份識別技術,勒布朗說,雖然PayPal研究這些新的生物特征驗證技術,但不等于說PayPal會采用這些技術,公司現在只是把自己定位為“思想領袖”和“科技創新者”。而他所談到每一個想法或者產品背后都有一家創業公司在實踐。
目前包括paypal、萬事達、Visa及許多銀行在內的FIDO聯盟(“線上快速身份驗證聯盟”)正在尋求不同于傳統用戶名密碼加密方式的生物辨識方式。
譬如,加拿大銀行和英國的哈利法克斯集團正在與新創企業Bionym合作研究可通過分析心跳進行身份驗證的智能手環。也有一些銀行不但支持指紋識別,也同時開始支持手指靜脈身份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