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3年內開展診療“一卡通”試點工作 建預約“醫療專護”平臺

4月17日,青島市召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啟動大會,承諾利用三年時間,通過11條41項改進醫療服務的具體措施,努力實現讓島城百姓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和明白就醫。據了解,青島市要開發建立市級“醫療專護”床位預約服務平臺,到2017年底,住院患者檢查要全部實現預約。
大型義診周還要繼續
此前,青島市舉行過大型義診周,各醫院根據自身情況免除掛號或診查費,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此次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繼續組織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周活動,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要針對群眾需求量大、掛號難的特色專科和知名專家,定期開展院內義診和進社區、下農村巡回醫療活動。
為減少患者“迷路”,在醫院重點路口或區域設置流動導醫,將導醫分診延伸至院區和各個樓層,各個醫療機構要根據門急診患者病種排序及其常規診查流程,重新合理優化布局各專業診室和檢查、檢驗科室,做到流程有序、連貫、便捷。對于行動不便的住院患者,將提供陪檢等服務。
將推廣電子排隊叫號
建立和完善自助服務系統,開展自助掛號、預約、打印、充值、收費、查詢等服務,配備自助服務設備,提供方便患者的通俗化、口語化信息查詢服務。3年內開展診療“一卡通”試點工作,實現門診患者診間自助儲值繳費的“一站式”付費模式,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醫院還會通過新媒體、微平臺等途徑告知患者醫院就診時段分布信息,引導患者錯峰就診。今后,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將實行電子排隊、叫號。此外,患者也不必在醫院等候檢查結果,通過建立大數據信息庫,推行電子病歷,青島市各大醫院將提供自助打印、手機信息、電話告知、網絡查詢等多種形式的檢查檢驗結果查詢服務,至2017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能提供不少于3種的檢驗結果查詢方式。在有條件的藥房推行自動化設備,降低用藥錯誤。
建預約“醫療專護”平臺
加強“青島市醫院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建設與使用管理,二級以上醫院要不斷增加和開放網絡預約號源,2015年底,通過市級平臺預約就診量同比增加50%。各醫療機構要綜合利用電話預約、網絡預約、短信預約、診間預約、微信預約、現場預約及自助預約機等手段,為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多渠道預約方式。
在二級以上醫院開展住院床位預約服務,要建章立制,明確職責,所有專業床位由醫院住院服務中心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優先安排急危重癥及醫聯體內預約轉診患者;完善市級預約診療平臺服務功能,整合全市“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資源,開發建立市級“醫療專護”床位預約服務平臺。
擴大臨床檢驗結果互通
要控制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至2017年底前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55%,規范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臨床應用,加強臨床使用干預,推行個體化用藥,降低患者用藥損害。
在規范診療行為方面,青島市將加強檢查結果互認,大力推進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同城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進一步擴大臨床檢驗結果“一單通”認可項目和醫院范圍,推進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一片通”。
推進三調解一保險機制建設。至2015年底,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覆蓋90%以上的市(縣),2017年底,實現全覆蓋。完善醫療責任保險有關制度,提高醫療責任保險覆蓋面。積極建立以醫療責任保險為主、醫療風險互助金、醫療意外險等為補充的醫療責任風險分擔形式,至2015年底,全市二級以上醫院醫療責任保險參保全覆蓋。
二級及以上醫院要設立專門的“醫患溝通辦公室”,負責統一管理糾紛投訴工作。對于患者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映的問題要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