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工業4.0時代 中國工業面臨更大挑戰

作者:孫祺
來源:一財網
日期:2015-04-07 17:04:15
摘要:未來5-10年是中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創新制造、創新服務還是創新品牌、創新價值,都離不開創新設計。那么,在工業4.0的大環境下,未來的中國工業將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近日,在2015中國(浙商)創新設計高峰論壇,行業專家們的回答或許給了你答案。

未來5-10年是中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創新制造、創新服務還是創新品牌、創新價值,都離不開創新設計。那么,在工業4.0的大環境下,未來的中國工業將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近日,在2015中國(浙商)創新設計高峰論壇,行業專家們的回答或許給了你答案。

專業和創新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

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表示:“專業和創新將成為未來發展主旋律,專業就是專注于一個行業的發展,在自己所擅長的行業做大做強;而創新就是在設計思路上,擺脫固有思維。比如在產品設計上,并不是簡單地抄襲國外的設計,而會根據中國家庭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去開發和設計,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在這個行業做強的主要原因。”

中國工業必須面臨創新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認為,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期,中國也進入了新常態。在全球知識網絡的時代,市場需求、消費結構與形式,科技與產業創新,企業經營模式業態,社會服務與治理方向,公共突發安全格局等,正在發生新的變革。知識經濟大數據成為永不枯竭,可持續發掘利用,最寶貴的創新資源。全球信息、交通物流網絡、云計算、云組合,清潔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等成為最關鍵的基礎設施。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信息網絡、清潔能源、先進材料、智能制造、綠色交通、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飛天海洋等領域,正面臨著新一輪產業革命,帶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支柱。

我國的創新創造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是薄弱的,許多企業還是以OEM等跟蹤模仿為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核心技術缺失,更缺少自主設計創造引領世界的產品,傳統發展使我國經濟和經濟制造處于全球經濟產業價值鏈的低中端,我國還不是一個制造業強國,更不是一個設計和創造的強國。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將從注重經濟發展總量轉變為注重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結構優化;將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從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為依靠不斷提升的創新創業人才優勢。我們將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通過“創新引領、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步伐。實現向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的跨越,向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未來10年,將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時期,是從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創造、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跨越時期,是實現“三個轉變”,新“兩個中高”轉換攀升的攻堅時期。是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協調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決勝期。

我國既面臨經濟發展轉型和全球知識網絡時代新科技與產業革命交匯的難得歷史機遇,也面臨著發達國家城鎮高端制造和實體經濟,新興發展中國家低成本制造競爭的雙重挑戰。寬帶網絡、信息開放獲取、云計算、虛擬現實、3D-X打印和精準成形、智能交通物流等,不但為創新設計與中國制造服務,創造了全球合作共贏、公平競爭的新環境,也將使得科技創造更加自由,任何奇思妙想的創意創新設計,都能夠被制造出來,工業時代不行的,在科技是可以的,現在人們可以自由自在設計了。

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互聯網和物聯網,全球協同的網絡創新設計研發、制造營銷和應用服務成為新常態。研發者、設計制造者、分銷服務商、用戶乃至第三方“創客”都可以共同參與創意創造、設計制造、經營管理和業務的服務,所以這將是一個人人可以公平自由參與、合作共贏、共創分享、創意創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將更加依靠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未來,全球知識網絡時代的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將具有綠色低碳網絡融合、超常融合、多元優化多元共創的新特征。

互聯網與物聯網構建未來智能工業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毛光烈說,互聯網現在有一個很時尚叫“互聯網+”,其就是現在所講的“眾創;互聯網咨詢,就是在線網絡咨詢,大數據咨詢,這是一個互聯網+技術創新、科技創業,那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云棲小鎮,這是一個網絡的服務系統。

而物聯網,主要應用于農業企業的作業領域。比如在一個大棚里面裝了這個設備,在一定溫度、濕度條件下就可以加水、澆水,可以給它施肥,可以除蟲等等,這個是農業專業的物聯網,蔬菜大棚。現在有養雞的物聯網、養魚的五蓮……農業的物聯網實際上對工業發展提供一個新空間,所以,信息化、工業化、農業華農業現代化是可以互相支持的。農業物聯網應用可以為工業提供很大發展空間。

還有一種是混合使用,現在之所以講產業互聯網,包括工業也講的互聯網。因為它制造本身是以物聯網為主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一些大企業、跨國公司,可能在它整個管理系統營銷形營銷用了互聯網,他的每一個制造企業可以有一個互聯網的工廠,但是為什么不把每臺機器都跟互聯網聯在一起呢?為什么要用物聯網形式呢?因為每臺機器都接上去沒有必要。事實上,制造業并不是簡單說全部套用互聯網,這一點要加以區別,并注意到實際運用中的安全。

現在講“工業4.0”,包括我們工業制造的“中國2025”,其主要是在制造物聯網,這也是主體、基礎與主攻方向。而這一切需要創新設計的支持,沒有創新設計,就不可能把物聯網和互聯網用起來,也沒辦法推廣到農業、工業服務業、中小企業中。過去電子產品都是搞通用型的,現在要注意個性化的,都是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的開發。企業個性化的過程在線的管理應用,行業個性化的云平臺個性服務,這需要把硬件和軟件設計到一起,設計到一個產品里,設計到一個系統里。設計到一個作業的物聯網或者是服務業互聯網的平臺上去。

因此它的創新設計和跨界融合需要創新設計的支持,缺少創新設計的支持,物聯網與互聯網應用的領域將不能拓展,將受到制約。所以創新設計是互聯網與物聯網應用的必要前提,創新設計能夠為加快互聯網及物聯網,特別是中小企業應用提供支持。

最佳設計產品獎項等出爐

當天的論壇上,還舉行了寧波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的授牌儀式。同時,2014“和豐獎”正式揭曉。“和豐獎”工業設計大賽是寧波市推動工業設計發展、促進設計與制造的互動對接,加快產業設計化、設計產業化,擴大寧波工業設計影響力,推動寧波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賽。此次揭曉的獎項包括“最佳設計概念獎”、“最佳設計對接獎”、“最佳設計產品獎”等。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