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一卡通在手暢行四城 公共服務功能有望六合一

還在為攜帶一大把卡,翻來覆去地找不著而煩惱嗎?還在為混淆密碼而尷尬嗎?不久的將來,川南市民可以免卻這些煩惱,川南一卡通來了,一卡在手,玩轉川南。4月2日,《川南一卡通建設行動計劃》專家論證會在宜賓召開,自貢、宜賓、瀘州、內江川南四市將聯合建設川南一卡通服務體系,在公共交通、居民健康、長途客運、旅游園林、公共自行車和小額支付等六個方面實現川南四市公共服務的基礎支付功能同步,助力川南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川南城市核心競爭力。
現在
帶上4張卡勉強“超”本市
“一張公交卡、一張公共自行車誠信卡、一張社會保障卡,還得備張銀行卡,才能實現全市通行。”家住宜賓南岸的市民羅先生,各項公共服務推行之初,各類服務卡盛行,確實為大眾帶來方便,但隨著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身邊的卡越來越多,“方便”之余也變得“麻煩”起來。
服務卡管理機構相互獨立,發放卡片的標準不一……受一系列相關因素影響,長時間以來,市民出行需要攜帶多張卡,“一對一”地進行操作,常常出現帶錯卡、記錯號的現象。不少宜賓市民就表示,在城區日常出行至少需要攜帶4張卡。
據了解,為推進全市“一卡通”建設工作,2012年,宜賓市政府專門赴自貢考察學習。2013年,就城市“一卡通”建設有關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和報告。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還印發了《關于建立“市民中心”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實施意見》,將實施“市民一卡通”列入其中一項工作。
未來
一卡通在手逛遍川南四市
為了改變市民“卡太多”,生活出行太麻煩的現狀。去年4月,宜賓、內江、自貢、瀘州四市聯合簽訂《川南經濟區合作發展協議》,標志了川南城市群一體化建設正式開啟。川南四市將加強規劃政策銜接,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聯動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構建統一市場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對接共享,加強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合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據前期調查,川南經濟區各市用卡環境較好,也具備了以卡衍生出包括生活服務、創意文化等更多領域發展的條件,能夠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消費感知。
“發卡公司與相關信息部門獨立,難以共享,只能‘專卡專用’。”根據市民反映情況,相關方面也表示,目前各市發放卡片還存在標準不一,各市發放的市民卡種類繁多、互不兼容,數據分散等硬件問題;各城市間數據分散,信息化部門或市民卡管理機構相互獨立,難在各城市共享;同時,服務體系多樣化,質量參差,缺乏頂層整體設計和優化。在此情況下,川南四市需盡快讓“一卡通”便利惠及城市群眾,為城市群的數字化水平提升打好基礎。
宜賓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川南一卡通工程建設將在公共交通、居民健康、長途客運、旅游園林、公共自行車和小額支付等六個方面實現川南四市公共服務的基礎支付功能同步,為川南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據悉,川南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設已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并請專家對一卡通建設的時間表、兼職機制、品牌名稱、建設運營模式等內容開展專題討論。
來自內江的建議
川南“一卡通”要率先建立結算體系
2012年9月1日,內江“甜城通卡”正式發行。據內江甜城通卡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偉介紹,當時作為內江打造“智慧城市”工程的一部分,原計劃“甜城通卡”可應用于公交、超市購物、藥店電影院、快餐店、水電氣繳費、大學食堂等市民的日常應用消費,實現全城消費“一卡通”,然而,實際情況卻遇到了一定的瓶頸。
“現在除了刷卡乘坐公交車,甜城通卡還沒有實現其他原計劃的用途。”曾偉告訴記者,除了相關關系的協調,城市一卡通如果要在消費場所消費,還需要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正式開展刷卡消費業務。因此要做到真正的“城市一卡通”還有難度。
據曾偉介紹,截至2015年4月,內江甜城通卡已經發行超過40萬張,“甜城通卡的覆蓋人群很廣,如果甜城通卡的用途增加,肯定會給內江市民帶來更大的便利。”
據了解,“甜城通卡”分為A、B、C、D四種卡面,其中A、B卡為實名制卡,可現場、電話掛失。A卡為普通卡,B卡為學生群體以及八大免費群體用卡。C卡為A卡的非實名制卡,D卡為B卡的非實名制卡。市民持A卡和C卡乘坐公交車享受8折優惠。
據曾偉介紹,甜城通卡公司目前還沒有接到上級部門實施“川南四市一卡通”的消息。但他說“甜城通卡”在技術方面已經做好了準備,“川南4個城市的城市一卡通用的是同樣的技術標準,所以技術上實現川南一卡通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川南四市一卡通”實施起來的難點,曾偉說:“要跨市消費,利益分配是主要的難點。比如跨市消費會不會有手續費,手續費怎樣分配,一卡通到其他城市坐公交車的折扣率。同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一卡通公司、不同的結算系統,如果川南四市要統一一卡通,這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結算體系,這些都是實現一卡通的難點。”
曾偉說,川南要實現一卡通最開始應該從刷卡乘坐公交車入手,“這樣比較容易,因為我們四個城市的一卡通都具有刷卡乘車的功能,因此從刷公交車入手是實現川南一卡通最好的方向。”
來自自貢的努力
打造川南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中心
對于自貢市民來說,這種集公交卡、銀行卡甚至是醫保卡功能于一體的市民卡,終結了身上帶一堆卡,使用的時候找不到的情況。記者從自貢市民卡中心了解到,目前,市民卡公交刷卡可以享受普通公交車9折,高級公交車8折的優惠,集多種功用于一身的自貢市民卡正在向實現住房公積金、居民健康卡等各種功能拓展。
“以前包里常裝有七八張卡,公交卡、銀行卡、信用卡、公交卡等等,現在好了,一張市民卡可以一卡多用,坐公交、買東西都方便。”自貢市民陳先生說。從2012年發出第一張卡,到如今整個自貢有30多萬張市民卡,并已經實現一卡存款、取款等金融功能以及一卡刷公交、購物、醫保等各種生活功能。
“市民卡是銀行卡,擁有銀行卡的各種功能,但是又不僅是銀行卡,它里面附帶了其他卡片的功能。”自貢市市民卡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揚介紹,“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等市內七家銀行都可以辦理市民卡。在申請辦理的時候,可以自選銀行。”
“市民卡作為最新技術的芯片卡,其功能還可以拓展到政務服務、公用服務、商業服務等領域。”徐揚說,自貢市民卡除了金融功能外,卡片中還有持卡人的醫保資料,另外,還有電子現金功能,用以小額交易。“比如小件物品購買刷卡和坐公交等。”
“去年年底,市民卡已經實現了金融、公交、醫保、水氣繳費等功能接入。”徐揚介紹,目前,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市民卡服務中心與住房公積金中心進行多次溝通與協調后,已確定將住房公積金功能也一并納入市民卡中。
“接下來,我們將全力建設市民卡惠民商圈及公共服務商圈。”徐揚說,目前,全市已有50個商家接入商圈,在2015年,還將實現300個不同業態的商家接入。“除此之外,我們還將積極圍繞以恐龍博物館、鹽業歷史博物館、燊海井為代表的政府旅游資源,以自貢市圖書館為代表的公共服務資源,拓展市民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運用,建立市民卡的公共服務商圈。”
“以后市民卡功能會覆蓋政務服務、社會服務、金融服務和商業服務等領域,打造川南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中心,輻射和服務川南地區。”徐揚表示。
來自瀘州的探索
開通“公交翼機通”瀘州進入一卡通時代
瀘州市政府在全省最先與通信運營商簽訂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全省智慧城市建設的樣板。此前瀘州市已經實現了醫保一卡通、公交一卡通等城市一卡通系統。2012年3月,瀘州開通了“公交翼機通”業務,標志著瀘州正式進入“一卡通”時代。“公交翼機通”業務,利用手機的智能識別技術和3G技術,將手機卡與公交IC卡合二為一,實現刷3G手機乘公交車,并通過升級可以實現購物、加油、繳水電氣費等日常小額支付功能,安全方便,讓市民實現“一機在手,暢行全城”。
昨日,記者從瀘州市經信委獲悉,《瀘州市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意見》計劃于本月中旬發布。屆時,瀘州建設智慧城市的若干項目、覆蓋范圍等,將正式向廣大市民公開。未來川南四市將實現一卡在手,暢行四城,為川南城市群的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