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5年 16項目創建智慧城市
日前,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科學技術部聯合公布了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廣西的欽州市、玉林市和鹿寨縣入選。其中,欽州市、玉林市兩市成為“國家智慧城市”的新增試點。至此,廣西累計已有6市1區1縣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據了解,“智慧城市”是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體系,實現城市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的更高級城市形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記者了解到,目前玉林市“無線城市”和“數字城市”發展已漸成熟,現有基礎和優勢使“智慧城市”初現雛形。日前,有關部門已簽訂了“智慧城市”創建任務書,計劃投入12.8943億元,重點項目16項,創建時間大概為5年,將把玉林建設成為幸福宜居的“智慧城市”。

“無線城市”、“數字城市”發展漸成熟
“十二五”以來,玉林市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和“新四化”建設,并取得了優異成果,城市發展加快。先后實施了水系打造、道路暢通、市政建設、景觀綠化、街景提升和城市房建六大工程,城市路網基本形成。同時加快發展信息、金融、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啟動了“無線城市”建設。
目前,玉林市信息通信網絡基本實現了寬帶化、數字化和廣覆蓋。全市互聯網寬帶普及率達80%,3G網絡用戶50.2萬戶;百兆光纖通達市、縣城區,光纖小區接近2000個;出口帶寬達到160G。同時,建設基站1045個,室分78個,全網100%升級為3G基站,實現全市所有市縣、鄉鎮、農村區域的優質覆蓋。積極推進Wi-Fi重點覆蓋商務樓宇、車站、商業區等生活空間,Wi-Fi熱點達到1200多個,千余AP。
而以信息技術(特別是地理空間信息)為核心、以“物聯”網絡為支撐、以信息共享公用為目標而建立的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體系——“數字玉林”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也正有序推進,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已開發完成,并進行系統調試和應用部署,這標志著玉林已跨入“數字城市”時代。
此外,玉林市還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助推政府、企業、家庭、學校及重點行業、重大項目的信息化建設與改造,大力推進平安城市、數字醫療、數字監管執法、數字家庭等建設。目前在建或已建的信息化系統有:市治安防控系統項目、市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市數字城管系統、“數字玉林”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市云政務平臺及電子政務系統、市國土資源初始平臺、市住房保障信息系統、數字醫療、市警務E通系統、市綜治E通、市司法E通、數字家庭、市中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市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
現有基礎和優勢促“智慧城市”現雛形
“近年來玉林市的信息化發展較快,各方面的優勢為玉林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申報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市住建委科技科的莫科長說。
首先是產業轉型升級。如今,涉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漸健全。信息技術也廣泛滲透到工業經濟的各個領域,公共信息平臺、網絡營銷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其次是政務管理信息化。目前省電子政務網縱向網絡已延伸至全區、市、縣(區)街道,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網絡平臺,實現了行政權力運行、法制監督、行政監察三大功能的全覆蓋。再次是堅持民生優先,社會各項事業也得到全面進步。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此外,以集約化為特色的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也為升級“智慧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玉林市數字化網絡資源及互聯網應用、3G通訊技術、視頻監控、數據傳輸等應用廣泛普及,電子政務網已連接了各區、各市屬委辦局,為建設玉林“智慧城市”提供了基本條件。玉林市還與中國移動簽訂了共建無線城市協議,促進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實現技術、產業、網絡等方面應用互動。同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也初步建成。市電子政務安全體系逐步完善,網絡和信息安全協調工作機制基本建立。還建立了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16項重點項目創建“智慧城市”
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去年10月8日,玉林市進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申報,于近日入選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為保證創建目標和主要任務順利完成,日前玉林市與自治區住建廳、科技廳、住建部節能與科技司、科技部科技司簽訂了“智慧城市”創建任務書。
在玉林市“智慧城市”的申報書中,創建“智慧城市”的重點項目共有19項,而在國家、自治區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結合玉林市的基礎條件和發展要求,為保證玉林“智慧城市”的建設順利有序、保質保量進行,已將項目縮減為16項,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網格化智慧城市管理工程、智慧建設管理工程、智慧節能建筑管理系統、智慧地下管線與空間綜合系統、智慧政務綜合平臺、智慧社區、智慧民生系統、智慧交通工程、智慧水務、智慧旅游、智慧園區、智慧物流、利用信息化手段全力打造“智慧藥都”,總投資12.8943億元。
“智慧城市”創建大概需5年
“雖然玉林市相關部門的服務和管理在數字化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基礎工作,但要達到‘智慧城市’建設的綜合要求,還需要對各系統和平臺進行二次、三次升級,并總歸到一個系統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和運行。”市住建委科技科的莫科長表示,“智慧城市”作為“無線城市”、“數字城市”的升級,其創建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具體仍需根據“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方案”來開展創建工作。
通過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地推進玉林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科學性、城市管理高效精細化、完善公共服務、改善民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創建“智慧藥都”為重點,到2019年,“智慧城市”管理、幸福民生、產業轉型升級框架形成;信息化全面支撐玉林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玉林城市運行狀態全面可視化,城市安全實現全方位預防可控,城市運行管理決策實現有效支撐;民生得到進一步改善,社會公共服務實現均等便捷化發展,人民生活幸福感倍增,建成服務型政府;經濟實現轉型升級良性發展,基本建成智慧化的北部灣中心城市。
通過建設“智慧玉林”,全面推動玉林信息化建設,提高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等市政管理效率,推進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改善民生保障,讓城市居民切實體會到玉林智慧建設的成果,將玉林建設成一個環境舒適優美、資源利用合理、生態產業發達、社會管理高效、幸福宜居的“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