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李滄區實現使用智能卡定位 防止殘疾人走失
可以設定電子地圖,一旦持有智能卡的人走出了電子地圖的邊界,設備自動報警。同時還有一鍵撥打電話功能……昨天(17日)是“全國助殘日”。助殘日當天,李滄區殘疾人智能服務卡暨健康體檢進家庭啟動儀式在樓山街道殘疾人之家舉行,2300余名困難家庭的殘疾人將免費體檢。同時,230名精神、智力殘疾人領到了智能服務卡。
智能卡當起“保姆”
由于精神、智力殘疾人的家庭監護能力有限,一方面親屬長期為看護所累,家庭負擔沉重,另一方面又因為監護力度不夠仍然容易發生走失現象。殘疾人智能服務卡能夠運用高精度的定位系統,追蹤服務對象的位置,全天候為重度殘疾人提供安全監護服務。通過智能卡的定位地圖在后臺設定一個 “安全區域”,只要佩戴者走出預設的區域范圍,服務平臺便會自動報警。還能實時查詢佩戴者位置信息,了解佩戴者生活規律及出行習慣的動態變化,為其家庭監護提供便利,減輕家庭負擔。昨天,活動現場為230余名精神、智力殘疾人發放智能服務卡。
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這款智能卡的應用方法。“這款智能卡插入設備后,只有4個鍵。一個鍵具有報警功能,另外兩個鍵分別對應兩名監護人,可以一鍵打通電話。最后一個鍵是定位鍵,當別人發現走失的殘疾人后,可以通過定位鍵快速報出殘疾人的位置。”工作人員說。
依據需求滿足需要
目前,已進入大數據服務階段,如何利用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殘疾人提供精細化服務,李滄區也在積極探討建立殘疾人大數據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掌握每個殘疾人及其家庭在就業、教育、培訓、康復、生存、社會保障不同層面的現狀和需求。當我們每接待一名殘疾人,都會及時了解他的現狀和需求,依據“需要理論”,逐步幫助他們實現不同層次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高效和滿意的幫助,實現服務殘疾人,盡享大數據時代。
2300余人免費體檢
困難家庭殘疾人健康體檢進家庭是今年區政府實事——殘疾人暖心工程內容之一。通過為困難家庭殘疾人健康體檢,及早發現疾病并及時得到治療和救助,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和品質,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學習、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和質量。
健康體檢的對象是具有李滄區戶籍長期居住在本區且享受李滄區低保政策的困難家庭的殘疾人,可免費享受常規體檢項目和個性化體檢項目。活動啟動當天,專業的體檢車駛入樓山街道翠湖社區,現場為殘疾人進行體檢。活動啟動后,殘疾人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到定點醫院體檢、體檢車進社區體檢和醫務人員入戶上門體檢三種方式陸續進行體檢。據悉,此項活動預計投入資金100萬元,惠及2300余名困難家庭的殘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