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以六大措施打造軟件強國 含云計算大數據等
5月27日訊,周三從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處獲悉,工信部將通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面向智能制造的新興服務業、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制定軟件與大數據十三五規劃、開展軟件名城重點領域應用示范、打造互聯網加產業和應用的生態體系等六大舉措,推動中國軟件產業由大轉強。
在周三的第十九屆軟博會上,陳偉表示,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將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互聯網+”的要求,發揮軟件的核心驅動作用,大力推動軟件技術和工業技術融合發展,推動軟件產業由大變強。具體內容包括六個方面。

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陳偉稱,其認為最重要的技術突破包括工業嵌入式操作系統、工業操作系統、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智能汽車操作系統、車載應用軟件、工業機器人操作系統、重點行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可靠信息系統。
發展面向智能制造的新興服務業態
這方面包括建設一批兩化融合工業軟件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廣大中小微企業;組織2015年云計算示范工程,以制造業為重點,提高云計算應用水平;推進工業云計算服務應用示范,培育新興服務業態;建設一批工業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培育發展一批新的業態。
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陳偉表示,要深入研究工業互聯網技術架構、圍繞中國智能制造的需求,突破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綜合集成關鍵技術,研制工業數據共享相關標準規范,實現產品設計、研發、供應、服務的全鏈條網絡化。
優化政策環境
具體內容包括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軟件產品管理新制度、新體系;編制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數據產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做好軟件企業所得稅政策落實工作。根據國發4號文件的要求,讓更多軟件企業真正能享受到優惠政策的洗禮。
開展重點領域應用示范
陳偉表示,要重點實施軟件名城、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指導中國軟件名城建設,選擇重點領域開展試點。公開資料顯示,工信部目前已先后認定南京、濟南、成都、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武漢等地為“中國軟件名城”,旨在通過引領示范效應,加快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
推動產業布局優化
陳偉稱,發展軟件產業要把核心城市和二三線城市聯系起來,積極推進二三線城市軟件產業的發展,指導地方加快發展軟件產業,加強產業聯盟和產業社區等建設,打造“互聯網+產業”和“互聯網+應用”的生態體系。
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周三表示,中國2014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已達到3.7萬億元,今年前4個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達1.2萬億,今年肯定會突破4萬億。當前的核心任務是推動中國由軟件大國向軟件強國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