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蒲城縣“惠民一卡通” 通了什么?
“在‘惠民一卡通’業務開辦之前,一項補貼一個銀行、一項補貼一個折子,農民手持數折,折折錢不多。此項業務開辦后,所有的補貼全部打到一張卡里,每筆補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陜西蒲城縣龍陽鎮的一位張姓農民說。
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2010年4月,陜西蒲城縣成立了全省首家惠農資金兌付中心,在人行蒲城縣支行的協調下,該中心設在縣信用聯社,由縣財政局、縣扶貧辦、縣信用聯社工作人員聯合辦公,實現了惠農補貼資金從審核到發放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蒲城縣17個鄉鎮在29個信用社開辦“惠民一卡通”業務,累計發放惠民補貼卡21.75萬張,代付惠民資金8.26億元,惠及群眾70余萬人。
針對農民需乘車數里到鎮上信用社辦理業務的現狀,人行蒲城縣支行引導縣信用聯社在各個行政村的小超市、小商店里設立了助農取款服務點,實現助農取款POS機和助農轉賬電話村村有,滿足了農民朋友足不出戶就可以領取補貼的需求。“截至2015年3月末,全縣共安裝助農取款POS機和ATM機1056臺。信用聯社免費為農戶開卡、補卡,免年費、短信通知費、系統內取款轉賬費等,加大跨區域、跨行取款優惠。據統計,僅此一項,每年可為當地群眾節省1000多萬元。”蒲城縣信用聯社王理事長不無自豪地說。
利用“惠民一卡通”中資金的疊加效應,縣信用聯社還加大業務創新,通過對卡內補貼資金抵押授權,農戶無需擔保,就能在信用社獲得貸款,這樣,“惠民一卡通”就變成了“可以透支的信用卡”。蒲城縣信用聯社的業務人員告訴記者:“信用社根據農戶的貸款用途,確定貸款額度,一般控制在3萬到5萬元,特殊情況下,貸款額度可以擴大到20萬元,最快當天就能辦結,很受當地群眾歡迎。”
據統計,截至2015年3月末,蒲城縣信用聯社累計通過“惠民一卡通”發放貸款3600多筆,金額3.32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三農”產業發展。
不僅僅是效率問題
蒲城縣財政局的同志說:“‘惠民一卡通’業務開辦以前,蒲城縣共有財政惠民資金24項,由于一人多折,折子不在同一銀行,縣財政局共安排3人專職負責財政惠民資金的發放。因為工作量大,經常會出現錯發、漏發現象,資金發放效率低下”。“惠民一卡通”業務開辦以后,縣財政局加強了對惠民資金的歸口管理,通過進駐惠農資金兌付中心,依托“惠民一卡通”,不光解決了惠民資金發放多渠道、多部門、多銀行、多賬戶的問題,而且通過業務批量處理,大大提高了惠民資金發放效率,同時也有效解決了資金發放過程中公開、透明等問題。
據了解,目前,蒲城縣共有財政惠民資金40余項,財政局只用指派1人在惠農資金兌付中心工作,便可以將全縣的財政惠民資金整理得井井有條,發放及時迅速。
農信社存款明顯上升
據了解,“惠民一卡通”開辦以后,蒲城縣信用聯社承辦了全縣8.1萬農戶的“惠民一卡通”代付業務,基本實現了戶戶持有、覆蓋全縣的目標,信用聯社的存款數量因此大幅提升,已從2010年底的19.61億元增長到2015年3月末的49.14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存款的比例也由20.73%提高到29.12%,存款余額和存款占比穩居全縣第一,支農實力得到了加強,支農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
為了更好地發揮“惠農一卡通”作用,人行蒲城縣支行聯合蒲城縣信用聯社,依托惠農資金兌付中心,以“惠民一卡通”為載體,還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農戶建檔、評級授信工作,截至2015年3月末,累計為14.5萬農戶建立了經濟檔案,占全縣農戶總數的91.8%,評定信用戶6.56萬戶,評定面達到41.5%。蒲城縣也因此在2014年被確定為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