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物聯網智能種菜保品質

作者:丁需學,楊沛潔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鄭州)
日期:2015-06-02 10:37:14
摘要:科學的澆灌和水肥配比確保了蔬菜的質量。目前張順種植的兩種甜瓜剛剛收獲了第一茬,產量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了一倍,糖分值也高出一大截。由于瓜的口感好,平頂山市區的德信泉等超市與其簽訂了供貨協議,近期就會上門采購。

  5月26日下午5點,位于葉縣田莊鄉西孫莊村的平頂山市頃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院內,該公司經理張順打開手機,只見手機屏上顯示:EC,2.25;PH,6.0。“現在指標正常。”他向記者說道。

  離張順幾十米外,就是兩個蔬菜大棚,里邊分別種著羊角脆和綠寶石兩種甜瓜。“手機上顯示的就是大棚內甜瓜的配肥濃度和酸堿度。”張順解釋道。

  頃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蔬菜種植公司,總面積130多畝,有11個大棚。

物聯網智能種菜保品質

  張順今年44歲,西孫莊村農民,曾經打過工,也從事過運輸。幾年前,在經歷多次考察后,田莊鄉鼓勵村民種植蔬菜,并每30畝配打一眼井。“在領導們的支持和引導下,我認為干這行能長遠。”張順說,2011年他開始種植蔬菜,當年就贏利100多萬元。為種好蔬菜,他到外地多個地方參觀學習,在不斷引進新品種實施轉型的同時,還積極升級管理模式。

  今年年初,張順在引進無土化蔬菜種植技術的同時,又投資10多萬元購置兩套水肥一體機。水肥一體機是由一個電腦操作臺和4個塑料桶組成。張順介紹,前3個塑料桶分別裝著不同的肥料,按照電腦操作臺的配比指令,進入到第4個塑料桶后與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后,再被輸送到大棚內澆灌甜瓜。“現在一天要澆8次,每次澆灌量小但很均勻。”他說。

  在大棚中部,埋于地下的還有一個塑料桶。張順介紹,這是收集桶,澆灌后的肥水再統一被收集到桶內,攢到一定的量后又會被自動抽送到水肥一體機前,經過消毒等程序處理后再次循環澆灌蔬菜。“既高效又不浪費,澆地也不需要人管了,實現了完全的自動化。”他說。

  “只要控制住了操作臺,管理問題就全解決了。”張順繼續介紹道,他將電腦和手機與操作臺聯網,操作臺屏幕上的EC值、PH值也隨時出現在電腦和手機屏幕上。隨著生長期的變化,蔬菜對水肥的需求會發生變化,就需要改動相關參數。由于實現了聯網,在操作臺、電腦或手機上,均能實現管理參數的改變。有一次他在鄭州出差,就在手機上輕松地改變了水肥配比的參數。

  科學的澆灌和水肥配比確保了蔬菜的質量。目前張順種植的兩種甜瓜剛剛收獲了第一茬,產量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了一倍,糖分值也高出一大截。由于瓜的口感好,平頂山市區的德信泉等超市與其簽訂了供貨協議,近期就會上門采購。

  “這物聯網確實解決了大難題,現在,俺真的躺在被窩里也能管好菜了!”張順自豪地說。他還透露,今年,他準備將物聯網普及到公司更多的大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