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社保卡已開通的應用達62項 164萬余人正常使用
9月8日,記者從開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近年,開封市將社保卡發卡和全面應用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工作來抓,周密部署、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該市已有164.21萬人正常使用社保卡,社保卡已開通的應用達62項,已覆蓋的業務領域主要為就業、養老保險待遇、醫療保險待遇、勞動關系等,該市社保卡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簡稱社保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應用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包括就業服務、勞動合同管理、職業資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的集成電路卡(IC卡)。社保卡具有“一卡多用” 和“全國通用”的特點。“一卡多用”即所有擬進卡的業務都放到一張 IC 卡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勞動者只發行一張卡;“全國通用”即社保卡作為行業性 IC卡,在全國其他發卡地區也能使用。
自2012年我省啟動社保卡建設工作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對照目標任務,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在該市范圍內全面啟動社保卡采集、發放和應用推廣工作。經過近年不懈努力,該市社會保障卡的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該市下轄6區3縣,總人口為434.6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1.98萬人,農村人口312.71萬人。截至今年8月底,該市共采集上報制卡數據232.47萬人,完成制卡數為212.64萬張,各縣區實際發放165.26萬張。該市目前已有164.21萬人正常使用社保卡,占持卡人數的99.37%,金融功能的激活數為161.78萬人,激活率為97.9%。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的實施意見》(豫人社〔2014〕33號)中的目標任務,依據“發一張、用一張、用好一張”的工作原則,截至目前,該市已開通的應用達62項,已覆蓋的業務領域主要為就業、養老保險待遇、醫療保險待遇、勞動關系等。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市大力推進社保卡的創新應用,向民生領域延伸。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規定的《社會保障卡應用目錄》之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創新開發了依據社會保障卡照片數據的養老保險面部識別認證系統,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涵蓋基本養老保險退休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歲以上領取待遇人員兩大類群體,將養老金認證工作從“指紋認證”升級為“面部識別認證”,不僅最大限度防止冒領和騙取養老保險金現象發生,還解除了原有養老保險金領取資格認證工作的地域性限制,實現遠距離認證。現在,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就可通過“電腦+攝像頭或手機終端”完成自助認證,受到認證群眾的歡迎。
開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社保卡工作在前期逐步推進、業務流程不斷規范的情況下,今年年底前還將重點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加大采集力度。市勞動信息中心將與就業、社保等業務經辦機構建立社會保障卡應用推廣機制,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歲以上領取待遇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四類群體,加大社會保障卡政策宣傳和數據采集力度,爭取在2015年年底實現社保卡對老醫保卡的換發。二是繼續推廣社保卡應用。在繼續擴大可使用應用數量的同時,著力在該市范圍內提高應用項目的群眾認知度;在擴大人社部門自有的社會保障卡服務渠道的基礎上,協調金融機構、醫保“兩定”機構、教育機構、工業產業園區等公共服務部門,積極改造系統或提供相應的服務設施,以適應社會保障卡多方面、多層次的應用推廣,爭取做到讓更多的群眾“能用卡、會用卡、用好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