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套紅酒溯源防偽保真系統落戶沈陽--沈陽人再也不怕“紅酒李鬼”了!
8月26日起,全國首套紅酒溯源防偽保真系統落戶沈陽,這是沈陽紅酒客們的最大利好消息。國家產品質量追溯專業委員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沈陽建立的全國首套紅酒商品溯源保真識別系統首先在遼寧省葡萄酒流通商會會員單位東北紅酒城正式啟用。通過此系統,可直接實現進口紅酒商品在物流及銷售全流程透明機制,使終端消費者通過便捷、有效的方式查詢驗證紅酒商品真偽及來源。實際上,進口紅酒真偽一直是最困擾消費者的問題。中秋將至,進口葡萄酒是送禮佳品。然而,面對假貨無孔不入的食品行業,進口紅酒這個新興市場到底有沒傳說中的“李鬼”藏匿其中呢?本報記者歷時半個月,深入沈陽紅酒市場進行了一番深徹的調查。

【市場亂象】 吃驚!紅酒礙眼法,同款酒裝進好幾個品牌的瓶子
趙欣是一個熱愛的紅酒的外企白領。她前一段到超市買紅酒,發現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她拿起一個標價為138元、還買一送一的“梅洛干紅葡萄酒”。貨架的下一層,還整齊堆放著大量專為這款紅酒設計的長方形大紅禮盒,禮盒正面下方赫然寫著“意大利原瓶裝進口”,顯得頗為氣派。
她仔細打量一下,就發現這款紅酒的禮盒和條形碼均顯示其為意大利原裝進口,然而銷售員卻非常確鑿地告訴記者:“這個紅酒是裝在大木桶從意大利運來國內灌裝的,降低了包裝成本,所以才這么實惠。”這個導購為了讓趙欣堅信這個酒的真實性,還從貨架上拿起另一瓶同樣宣稱為意大利原瓶裝進口的“馬可干紅葡萄酒”,指著這兩款酒的酒瓶封口標解釋:“瓶口只是用簡單的紅色包裝紙封住,酒封上連商標都沒印,國內灌裝的一般都這樣。”
趙欣發現了問題,她繼續留心觀察這瓶葡萄酒的標簽,發現其瓶身根本無外文背標,而是直接使用中文背標。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原裝進口紅酒非常重要的葡萄品種、葡萄收成年份、等級、產區、裝瓶者、酒廠名等信息,其背標上居然沒有。此外,該紅酒對計量單位、生產日期等信息的標法亦與法國原裝進口紅酒的標法大相徑庭。
趙欣所碰到的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記者連續走訪了幾個紅酒賣場,都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對此現象,記者采訪到了遼寧省葡萄酒流通商會秘書長李騰龍,他向記者透露,一款紅酒在同一牌子、同一名稱、同一規格特別是同一條碼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裝在不同的酒瓶里出售的。這樣的紅酒顯然是進口紅酒中的李鬼,也有舊酒裝新瓶的嫌疑。
【業內深喉】沒有50元,根本買不到原瓶進口紅酒
為了進一步探究進口紅酒市場情況,隨后記者后來在某紅酒專營網站發現,原價138元的“梅洛干紅葡萄酒”團購價只要48元一瓶。如此廉價的原瓶裝進口紅酒,難免引起一些消費者的懷疑。相比之下,一般商超的進口紅酒一瓶售價才70元左右,還要買一贈一,還能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作為業內資深人士,李騰龍對進口紅酒市場的亂象,深感擔憂,“劣質進口紅酒對于好紅酒而言,就是劣幣逐良幣,時間長了,整個行業都無法做下去,大家都沒利潤可賺了。”同時,他也透露了如何鑒別真假原裝進口紅酒,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標價是否合理。
“一瓶750ml、售價在200元人民幣以內的葡萄酒,選擇最便宜的船運方式從法國進口到中國,僅運輸成本就要花掉10元左右,加上其生產成本、包裝成本和關稅等其他綜合費用,一瓶“差得不能再差”的法國原瓶裝進口紅酒,其成本至少也在50元人民幣。何況還要經過好幾手的中間商,售價48元一瓶的“梅洛干紅葡萄酒”若真是法國原瓶裝進口的話,基本上可以說是在虧本銷售。”李騰龍揭開了這些價格低廉的紅酒李鬼的神秘面紗。
大宸律師事務所所長成方興律師告訴記者,法國紅酒的正標就等于該產品的身份證,上面會標明品牌名稱在內的各種重要信息。雖然按國內的管理規定,進口酒類(不包括免稅進口酒類)應當加貼中文背標。然而,國內經銷商一般都會在酒瓶包裝上保留原版正標的基礎上,加貼中文背標。

【抓“鬼”秘笈】給每瓶紅酒一個身份證,溯源保真很重要
李騰龍透露,目前超市上銷售的低價進口紅酒,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大木桶裝紅酒在國內灌裝的。所謂大木桶裝紅酒,主要指的是以“2升以上大包裝”入境的紅酒。由于這類紅酒在國內灌裝,監管不嚴,很有可能被摻假兌水。華南地區最大的進口葡萄酒網絡銷售商天天紅酒網負責人鐘琳透露,“從國外進口成桶原酒來國內灌裝,然后趁機在里邊做手腳”已經成為一些不法商家炮制仿冒原裝進口紅酒的一種手段。因為這樣成本更低。
據了解,我國葡萄酒消費量僅占國內酒類年消費總量的1%,人均年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巨大的市場空間對紅酒廠商的誘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國內的葡萄酒產業發展還很不成熟,據天天紅酒網負責人鐘琳介紹,加上國內的行業規范與標準還遠遠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對于產品質量、行業競爭規范等現實問題還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
在行業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借助國外紅酒的品牌影響力來開拓市場及抬高價格”是目前國內企業仿冒進口紅酒的最直接動因。
業內資深人士遼寧葡萄酒流通商會發起人之一吳江先生透露,有些不法商家,只需從國外購買品質不大好的紅酒,甚至用自己勾兌的紅酒,再貼上進口牌子,成本幾塊錢的“雜牌貨”搖身一變就成了動輒千元的“名牌產品”。“因為進口葡萄酒基本沒有盒裝,但國內代理商運用各種包裝來美化紅酒,給人豪華的錯覺,進而抬高價格。當有人檢查,也可以拿出各種手續來蒙混過關。”少量進口然后在國內大量摻假的偷梁換柱的辦法,已成為當前國內紅酒業的一個公開秘密。
面對亂象,吳江呼吁國內企業一定要齊心同力,打擊紅酒李鬼,保證行業良好的流通秩序,否則受害的將是全行業的人,長此以往,無一幸免。
為此,他積極呼吁建立一套最權威的紅酒防偽技術。他也列舉了現在的一些紅酒防偽技術——防偽標識:一般的紅酒瓶上都有防偽標識,我們在 購買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些防偽標識; 酒塞標識:紅酒木頭酒塞上的文字與酒瓶標簽上的 文字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那就說明是假冒偽劣 產品;防盜版代碼:我們可以電話或者上網查詢紅酒瓶上 面的防盜版代碼,保證我們買的是正品;激光和蝕刻技術:不少紅酒廠家把這技術用 在瓶子身上,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特殊的瓶身 來防偽。 刻字和浮雕工藝的酒瓶,而且帶有紫外線才 能看見的酒標。
不過這些技術也都有不足,就是很容易復制,就是防偽不能真防偽。他在經過和行業內部苦心研究下,決定將全國首套紅酒商品溯源保真識別系統引進了商會的會員企業中。
他透露在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管理和商品防偽權威機構的支持協助下,沈陽紅酒業在全國率先上馬啟動紅酒商品溯源保真識別系統。這個系統實際就等于給紅酒市場內經銷的每瓶紅酒均有一個不可復制的追溯碼,也就相當于“紅酒身份證”。他現場拿起一瓶紅酒給記者演示了這套系統識別假紅酒的權威性和便捷性,他用手機輕輕掃了一下紅酒身上的不可復制的追溯碼,就可以清晰地查到此款紅酒的進口關單、檢驗檢疫證書等商品信息。他表示,在這種國家最權威的防偽系統監督下,能夠最有效地維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獲得100%正品原瓶原裝進口高品質紅酒商品。
【專家支招】給你一雙慧眼,識別紅酒李鬼
支招人:遼寧省葡萄酒流通協會秘書長 李騰龍
一、看條碼,69開頭的為中國罐裝,0為美國,3為法國,7為智利,8為西班牙,9為澳大利亞。
二、看計量單位:以法國為例,其計量單位是cl,而不是ml。
三、看生產日期:原裝進口紅酒的生產日期標注法很特別,如法國紅酒一般標為:L7296A06 11:58。L7代表2007年,296代表法國時間從元旦開始的第296天灌裝,A06代表生產線編號.11:58是那天精確的灌裝時間。
四、看正背酒標:海關規定,進口紅酒正面貼有進口國文字的正標外,背面貼中文背標。
五、看手續:要求經銷商出示進口報關證明及檢驗檢疫部門出具證書。
六、看酒封松緊:原裝進口紅酒酒塞上面的酒封都是可以轉動的,因為起密封作用的其實是木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