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U+牽頭為中國智慧生活定標準夯實國際話語權
2016年9月9日,由工信部電子司指導、海爾U+作為發起者,京東、百度、聯想等150余家智能家居產業界企業共同參與打造的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正式成立,產業聯盟成員將共建自主的、可管可控、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生活產業生態體系,全面提升中國智慧生活產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海爾U+牽頭為中國智慧生活定標準
當前,智慧生活產業已經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被全球產業巨頭和資本力量廣為關注。在我國,智慧生活產業同樣吸引了海量企業和創客的加入,不過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和通訊標準,不同產品和品牌之間互聯、互通、互認程度低,產品易用性和體驗度不理想,沒能有效的推動消費市場的迭代更新。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大力推動“雙創”的政策精神,工信部通過聯合海爾U+發起成立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的方式,打破目前行業各自為戰、閉門造車的落后模式,通過聚合智慧生活全產業鏈的優勢資源,構建自主的、可管可控、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生活產業生態體系。
據介紹,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旨在搭建技術研發創新、公共服務、企業創客孵化三大平臺,聚合資源;集成智慧生活創新服務解決方案,引領行業發展。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的成立,跨行業、跨領域整合了優質資源,以提升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為目標,有利于促進智慧生活產業新的升級。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成立后,將由海爾U+牽頭為中國智慧生活制定標準,進一步提升中國智慧生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但從海爾U+的企業經營理念來看,制定標準不是目的,能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簡單、舒適、健康、關愛的生活才是海爾U+發起智慧生活產業聯盟的根本所在。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帶動行業創業創新
據市場調查公司IDC預測,2020年世界上將有超過500億臺設備實現聯網,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46萬億美元,而在去年這一數字也已達到了7000億左右。如何在物聯網時代下進行企業轉型,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以蘋果、谷歌等為代表的領先企業,都在加速探索智慧生活生態系統的搭建。
但是從全球來看,以谷歌和Facebook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的運營載體是PC和移動端,而下一代互聯網公司運營的載體泛終端,即生活中的一切設備都成為載體,包括各類家電、家居以及可穿戴設備等等,其數量是PC和移動端的數倍,這類公司在智慧生活產業領域的發展前景將更廣闊。
而在這方面,家電企業具有天然的優勢,其本身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和龐大的用戶群,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激活這些用戶資源。在這方面,海爾U+在業界率先完成了家庭內家電、家居等設備之間互聯互通框架,提出了行業首個電控接口協議規范及標準, U+云平臺更是全面覆蓋白電領域家電設備。截至2016年初,U+云平臺整體用戶數已經達到1.3億。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司長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智慧生活產業正在進入轉型的關鍵時期,共建開放智慧新生態,切實解決行業問題,提升用戶服務的標準將是這一時期的主旋律,海爾作為龍頭企業一直發揮其創新引領作用,并帶動行業創新創業的發展,帶動行業整體的技術進步和發展創新。
全面提升我國智慧生活產業國際話語權
縱觀互聯網發展史我們看到,比爾?蓋茨用操作系統創造了全球辦公互聯網,喬布斯用IOS和移動終端開創了全球的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的下一個高地應該家庭互聯網(智慧家庭),誰將成為下一代的主導力量尤為關注,從當前的產業現實來看,已經率先轉型的家電企業無疑是下一代互聯網的種子選手。
多年來,海爾U+開放平臺始終致力于實現從產品到生態的一站式服務,圍繞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庭引領為目標,從開放推動家庭電器網器化出發,誠信交互沉淀用戶社群,到閉環網器共贏生態鏈,全方位的領先優勢,有效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全面落地,使中國企業在國際化舞臺的競爭中獲得了主導權。
作為組建聯盟的發起者和聯盟的理事長單位,海爾U+在這些領域內擁有的資源、經驗和技術核心優勢,對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的成立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繼以創始人身份發起AllSeen聯盟之后,海爾U+今年又當選Wi-Fi聯盟智能家居標準及認證工作組HE MTG副主席,大大增強了中國智慧生活產業界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的話語權。
未來,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將有效依托海爾U+共創共贏生態系統、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創客孵化平臺展開業務,為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國標委等中央政府部門提供咨詢建議,為地方政府提供咨詢和研發支撐。同時也將為聯盟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培訓和咨詢服務,培育龍頭企業,帶動中國智慧生活產業發展,提升我國智慧生活產業在國際化舞臺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