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打造臺州首個智慧農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1號,記者從臺州市農業局了解到,三門縣正在打造臺州市首個智慧農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據了解,該平臺預計明年初正式上線運行,屆時市民可以掃掃二維碼就可以掌握農產品全部信息、種植戶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科學種植。
智慧農業公共信息平臺,是三門縣打造“智慧三門”的一塊重要內容。整個項目包括數據庫、軟件平臺和硬件網絡三個方面。其中,數據庫有本地地理信息數據庫、農業數據庫、林業數據庫和海洋漁業數據庫;軟件平臺分為一個門戶網站七個子系統,智慧農業門戶網站、智慧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動植物防檢疫管理系統、農業產業分布管理系統、農業要素移動采集系統、數據集成展示系統(匯展系統)、智慧農資監管系統和智慧農業指揮中心建設。
“今年6月份,我們正式開始設計開發軟件。”三門縣農技110信息服務中心主任高壘說,目前,智慧農業門戶網站、智慧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農業產業分布管理系統、農業要素移動采集系統等四個子系統已上線試運行。
在眾多子系統中,智慧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農業產業分布管理系統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和老百姓最息息相關的子系統。“這兩個系統自動生成的數據將公布在智慧農業門戶網站,供大家查詢。”高壘說。
智慧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是三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統一發布和查詢平臺,以保障消費安全為宗旨,通過該系統,可以追溯到責任主體。
據介紹,三門縣以“一物一碼”為核心,為農產品建立個體身份標識。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掌握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管理,生產、加工、流通、倉儲到銷售的全過程信息,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
目前,項目選擇了17個農產品生產企業作為試點,以西藍花、豬、鴨、青蟹等三門特色的農產品作為追溯源,記錄從種子、播種(大棚、基地)、施肥、打農藥、收割等環節信息。
農業產業分布調查為政府掌握農業種植、產出情況提供依據。而農業產業分布調查又是一項繁瑣的工作,費時費力。農業產業分布系統上線運行后,農技人員告別傳統工作方式,可以利用移動采集設備完成植被定位、圖片拍攝、生長數據采集等工作,再上傳到系統內,實現實時共享。
“有了這個系統,原來兩三天才能做好的工作,現在一天內都可以完成。”三門海潤街道農技員楊軍說,通過該系統采集信息,就可以輕松掌握農產品布局,幫助老百姓種植更有針對性、預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