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盤點:軍民融合10大最強科技成果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中國測控網
日期:2015-11-05 14:05:57
摘要: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涉及到多項產業相關規劃內容,其中提出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深入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涉及到多項產業相關規劃內容,其中提出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有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在一系列改革創新的推動下,我國軍民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將逐漸展開。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的政策“紅包”登場,給予軍工產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近日,有媒體盤點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軍民融合科技領域的十大成果:

  一. 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盒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是國家重大空間信息基礎設施。

  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性能指標穩中有升,滿足10米指標要求,部分地區性能優于承諾指標。根據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劃,2018年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將形成全球服務能力。今年9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第20顆北斗導航衛星,工作軌道為地球傾斜同步軌道。

  二. 高分二號衛星

  高分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顆空間分辨率優于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于2014年8月19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其衛星數據正在為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城鄉規劃監測評價、交通路網規劃、森林資源調查、荒漠化監測等行業和首都經濟圈等區域應用提供服務支撐。

  它是我國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光學對地觀測衛星,今年3月,高分二號正式投入使用,分辨率優于1米。其達到0.8米全色和3.2米多光譜的技術指標,覆蓋寬度達45公里。據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數據,截至2015年9月底,累計分發高分一號、高分二號衛星數據345萬景,廣泛應用于18個行業、 1100多家用戶。高分一號衛星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發射。

  三. 無人機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既能用于軍事領域執行空中偵察監視、情報搜集、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又能應用于航拍、測量測繪、環保監測、森林防火、地質環境與災害勘察監測、海岸緝私、礦產資源勘探等民用領域。

  在無人機快遞方面,雖然尚未出臺過明確的無人機快遞管理法規,但國內像順豐速運等公司已經開始了大規模測試。國外,亞馬遜和谷歌已經得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批準開展無人機快遞測試。此外,近日美國交通部正式宣布用戶購買無人機需要進行登記注冊。

  四. 智能機器人

  精密集成各種傳感設備的智能機器人作戰平臺,被譽為人類士兵的“完美替代者”。智能機器人有相當發達的“大腦”,在腦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處理器,這種計算機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聯系。最主要的是,這樣的計算機可以進行按目的安排的動作。

  現在的機器人除了可以在餐廳里送餐、導航、搭車旅行,近日天津的一場婚禮現場中出現了“伴娘”機器人,除了可以為新人遞上婚戒,還能送上語音祝福等。

  五. 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也可以稱之為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

  涉足無人駕駛領域的國外企業有谷歌、蘋果,而國內除了百度,我們所熟悉的客車品牌宇通客車也于今年在實際道路上通過了無人駕駛大型客車的測試。這款經過改造的智能客車iBus,配置了2個攝像頭、圍繞車身的4部激光雷達、1部位于車前的毫米波雷達,以及GNSS導航系統,具有圖像識別、物體感知和高精度導航的能力。

  六. 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又叫環形激光器。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激光測方向變化的陀螺儀,其基本原理利用了光學中的塞格尼克理論,即在一個環形軌道里,發射兩束方向相反的激光。在加速度計的配合下,激光陀螺可以感知物體在任意時刻的空間位置。

  激光陀螺集光、機、電、算等尖端科技于一身,廣泛覆蓋陸海空天多個領域。2014年,經過國防科技大學43年的艱苦攻關,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國家。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出色表現,更是離不開激光陀螺的貢獻。

  七.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今年7月,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2015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我國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再次位居第45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榜首,這是自天河二號問世以來,連續第5次奪冠。

  “天河二號”在基因分析與測序、新藥制備、大型飛機和高速列車氣動數值計算、汽車和船舶等大型裝備結構設計仿真、電子政務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獲得一系列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5年5月13日,“天河二號”成功完成了3萬億粒子數的宇宙中微子和暗物質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后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八. 華龍一號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廣核集團在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2011年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我國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

  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清5號核電機組正式開工建設,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之后,又一個擁有獨立自主的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入世界先進核電技術國家陣營。“華龍一號”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可以抵御商用大飛機的撞擊,以及相當于引發福島核事故的震級的地震。

  九. 民爆器材及爆破一體化工程平臺

  民用爆破器材行業作為國家的基礎性行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煤炭、冶金等采礦、建材開采、機械加工、水電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及城市建設和國防施工等多個國民經濟領域。今年還獲得了“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產業先鋒獎”。

  民爆器材及爆破一體化產業平臺以數字化爆破及采礦技術研發為核心,利用軍工技術積累進行了全系列的技術、裝備及產品升級,率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現場混裝炸藥及爆破工程,開展了數字化現場混裝炸藥技術及裝備、高精度導爆管雷管等研究。它為大型企業加快布局海外市場和戰略資源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對促進國家海外戰略資源的發展,加速“一路一帶”戰略推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 履帶式輕小型無人平臺

  無人作戰平臺指無人駕駛的、完全按遙控操作或者按預編程序自主運作的、攜帶進攻性或防御性武器遂行作戰任務的一類武器平臺。具有無人員傷亡或被俘的優勢,以及設備的無人化設計優勢,同時成本低廉,隱身性能好。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