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信息化是工業4.0的核心 大數據融合是關鍵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日期:2015-12-21 10:20:05
摘要:“工業4.0的核心是制造業的信息化,智能制造離不開數字化依托,但是中國的數字化仍然面臨挑戰。”面對本刊記者,專家們一致認為,大數據是實現我國智能制造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大數據工業4.0

  “十幾年前開始談數字化,今天還在談數字化,有什么區別”?

  “搞工業4.0,離不開對數據靈魂的把握。我們做了一件基本的事情,就是把每一臺數控機床,都跟我們建立的一個云平臺實時連通。這個過程,我們耗費了七八年的時間,國家投入了數以億計的資金”。

  “數據為什么重要?數據為什么是資產?數據如何創造價值?”

  大數據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日前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迸c會的專家們認為,大數據時代,國家競爭力將部分體現為一國擁有數據的規模、質量,以及運用數據的能力。

  “工業4.0的核心是制造業的信息化,智能制造離不開數字化依托,但是中國的數字化仍然面臨挑戰。”面對本刊記者,專家們一致認為,大數據是實現我國智能制造的關鍵所在。

  現在,從行業、企業來看,存在發展不均衡,不同行業和領域信息化發展水平不一,數據信息不能統籌的問題,”互聯網+”更著重于爭搶入口、流量導入和用戶轉化,對工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能力有待提高;從政府部門來看,存在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不夠,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流程整合不足的問題。

  為此,今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其核心是推動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的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為此,專家們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明確各部門數據共享開放的范圍邊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門數據管理及共享開放的義務和權利,形成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開放共享的法規制度和政策體系。

  大數據是王道

  “過去強調信息化,是為了提高產量,加快生產;更多側重于技術方面,是工程師戰略,更多的是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在中鋼工作了16年的李紅,自嘲自己是一個鋼鐵管理信息化的從業人員。在他看來,事實上,”從企業發展看,更需要的是企業家戰略。當前數據和信息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產品生產和市場交易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變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p>

  比如,在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工業互聯網云制造等模式實現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價值正在加速顯現。德勤戰略與運營咨詢總監宋旭軍介紹了麻省理工學院2010年做的一個調查,這個調查得出結論,領先企業開始大規模采用數據分析法提升業績并優化決策,其在日常運營和決策過程中對數據分析法的運用是運營欠佳企業的近三倍。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鄧飚以華為為例也介紹說,通過大數據平臺,華為整個服務流程和策略發生了變化。把數據做成服務,做成應用來驅動業務價值增長。比如,通過對服務對象的準確把握,產品的傳播效果提升了10倍,銷售效果提升了3倍。

  “通過對國內五萬多家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估,我們所得出的一些基本結論與上述調查不謀而合”。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指出,對當前中國企業的信息化來說,數據仍是基礎,集成是重點,能力是主線。

  而且,”智能數據正在成為所有新技術的支柱”,宋旭軍舉例指出,傳統的平臺,更多的是通過觀察一個項目、一個單位,或者歷史的業績去發現問題,成立專門的小組去制訂解決方案,再部署改進措施。但是在智能數據支撐下,上述步驟完全可以實時做出,對特定的資產,或者特定的工廠,根據相關的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的監控和實時的調整。

  “這對下一步個性化的定制,至關重要。”他說。

  我國數字信息化四大不足

  傳統企業正在改變,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加速演變。長安汽車管理創新與IT中心部長胡朝暉以長安汽車面臨的競爭環境為例分析說,傳統工業經濟最大的特點是標準化,規?;?,”現在客戶需要的是個性化,如何通過基于數據支撐的智能制造平衡它的成本和利潤,是對傳統企業非常艱巨的挑戰,包括生產模式、庫存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等等,都面臨轉變?!?/p>

  然而,在石化盈科公司的行政總裁齊學忠看來,數據的不真實,信息的不對稱,風險的不可控,管理的不規范,運營的不可視,流程的不順暢,部門的不協同等問題,這么多年來,在中國企業中或多或少一直存在。

  目前,我國企業面臨的困境是,”一些領域因為系統隔閡而出現數據不完整,或者行業之間標準不同、數據不能通用,導致有效數據不足?!编囲J為,數據一定要貫穿協同,如果研發的數據始終在研發部門,它的價值是有限的。不僅內部的數據,還要把外部的數據,跨行業的數據協同起來,這才是大數據。

  綜合而言,專家們認為,當前我國數字化、信息化面臨四大不足:

  一是發展不均衡,東中西部地區之間信息化發展水平差距明顯。城鄉和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與信息化建設不均衡,結構不合理,不同行業和領域信息化發展水平不一。

  二是管理體制不適應,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不適應互聯網新分工格局,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公共政策沒有快速跟進,農業、工業時代思維方式根深蒂固,信息資源不統籌,部門行業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投入效益低下等問題突出。

  三是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不夠,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流程整合不足。

  四是網絡空間不安全,重要網絡信息基礎設施裝備研制依賴國外,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數以億計的數據融合是關鍵

  在胡朝暉看來,數據信息技術對長安汽車來說,已經不僅僅是手段,還是產品和產業。長安汽車經過大量的調研和充分的論證,剛剛做完了新一輪的信息化規劃?!睅椭咀呦蚩蛻魧?,由一個產品型的公司向客戶型導向的公司轉型”是新一輪的信息技術規劃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基于互聯網的這種架構,會讓轉變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基于云平臺的服務,讓客戶的體驗會更好”。

  “這離不開對數據的關注。”張振清認為,”數據在工業4.0里面,具有非常大的內涵”,對產品沒有幫助的數據是沒有意義的,”數以億計的數據,如何整合應用,會引發大量的思考,從而促使我們在技術上實現提升”。

  可兼容的數字化才能智能化,一些領域一些行業由于標準不統一,數據乃至設備之間無法實現系統性對接;一些傳統企業數字化說了一二十年,但能真正實現智能制造的不多,一些傳統企業的代表深有感觸。

  中國石油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古學進認為,對企業來說,需要在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上下功夫。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物聯網為基礎的信息化與自動化的集成,實現以云平臺為資源的基礎設施的集成,從而轉變信息化建設的模式。

  工信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認為,”十三五”時期,企業信息化既面臨著機遇,也不能回避挑戰。

  機遇首先來自于技術的巨大進步。隨著新技術的擴大,市場需求的擴大,涉及到的領域的擴展,有準備的企業,如果抓住了這樣的機遇,可以獲得更大、持續的發展;挑戰則主要來自于如何使企業原來的發展軌跡和新的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軌跡相吻合,相結合。

  在其看來,隨著生產模式,習慣的經營模式,習慣的產品定位,逐漸被新的模式代替,企業要能夠對之加以充分認識,這一點是企業信息化需要加以聚焦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步驟來看,朱宏任認為,可以從一個單元,然后向一個系統,然后向整個企業,再向涉及的橫向、縱向各個領域互聯互通,”以新的數字化技術、互聯網的技術,作為下一步發展的最有力工具,最終在這個平臺上實現最可靠和最可持續的發展。”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