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從IDC報告看如何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取得成功

作者:蕭健
來源:比特網
日期:2015-12-22 11:40:54
摘要:近兩年,可穿戴設備開始逐漸流行起來,很多廠商都開始涉獵這個新興市場。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全球出貨量為114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倍多。其中,中國的小米以280萬的出貨量僅次于排名第一的Fitbit,位居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第二位,市場占有率為24.6%。

  近兩年,可穿戴設備開始逐漸流行起來,很多廠商都開始涉獵這個新興市場。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全球出貨量為114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倍多。其中,中國的小米以280萬的出貨量僅次于排名第一的Fitbit,位居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第二位,市場占有率為24.6%。

  根據IDC的報告,Fitbit是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供應商,出貨量為390萬,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170萬。此外,三星在IDC的報告中排名第4,三星今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0萬。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是唯一一家進入前五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生產商。

從IDC報告看如何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取得成功

  不過,由于這份報告統計的是2015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而蘋果Apple Watch在4月份才開始上市銷售,所以排名并沒有蘋果。

  低端市場引領行業發展

  根據IDC的報告不難看出,低端市場是目前可穿戴設備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目前在可穿戴設備類40%的售價低于100美元,這也是為何頂級的五大廠商的總市場占比從去年一季度的2/3快速增長到本季度的3/4的重要原因。

  具體到產品,小米手環的售價僅為79元,這也應該是可穿戴市場價格最低的產品。另外,位列出貨量第一的Fitbit實際銷售的手環平均價格也僅為39美元左右,遠低于IDC報告統計的59—250美元的價格。

  由此可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排名前二名的廠商之所以可以領跑其他廠商,最大的驅動力就是價格。事實上,目前可穿戴設備更多的是作為智能手機的補充產品而存在,并沒有真正的剛性需求,所以很少會有消費者購買那些高端產品,低價才是王道。

  不要“花哨”,務實的功能最受青睞

  除了價格因素外,想要在可穿戴市場取得成功,準確的市場定位以及務實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其中,出貨量排名前三位的Fitbit、小米以及Garmin的產品都沒有什么“花哨”的功能,而是更加簡單實用。

  不過,這點與蘋果和谷歌陣營拼應用的思路大相徑庭。在此前召開的2015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就稱其目前智能手表Android Wear平臺上已有超過4000款應用,而在蘋果公司2015年第二財政季度收入報告大會上,蘋果CEO庫克也稱蘋果Apple Watch目前已經有超過3500款應用。

  但事實上,目前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需求無非就是運動記錄以及來電信息提醒這些務實的功能。而像例如刷微博、聊微信,甚至是接打電話這樣“花哨”的功能在屏幕如此小的可穿戴設備上使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更何況想要實現這些功能的前提是要將設備與智能手機連接,難道你放著大屏的手機不用,非要使用智能手表來刷微博嗎?再來看看賣瘋了的小米手環,它連個屏幕都沒有,不也照樣受歡迎。

從IDC報告看如何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取得成功

  Apple Watch賣的是情懷

  盡管這份報告當中的數據并沒有Apple Watch的數據,但從目前各方的反應來看,Apple Watch的出貨量數據一定不會差,相信在下季度出貨量排名前三不是什么問題。不過,Apple Watch似乎并不符合上面兩條原則,首先它的起步價格為349美元,是其他可穿戴設備平均價格的3倍;其次,Apple Watch的功能相當“花哨”,刷微博、聊微信樣樣精通。

  那么,為什么Apple Watch可以暢銷全球呢?當然首先要歸功于蘋果自家封閉的生態系統,所以其Apple Watch與iPhone的適配性會更強,各種功能與iPhone結合的會更好。而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機廠商,其智能手機的影響力及出貨量勢必也會促進其Apple Watch的銷售,事實上三星也是如此。

  但是,蘋果具備其他智能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優勢:情懷!根據Wristly公司近期針對蘋果智能手表用戶的調查顯示,盡管受訪者認為Apple Watch不是必備之物,甚至其中有近25%左右的用戶對Apple Watch表示不滿,但仍會購買。看來過多強調一款產品的實用性的負面,對于Apple Watch的銷售影響微乎其微,這也無疑增加了其他競爭對手與Apple Watch競爭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