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貿區將創建IC卡“一卡通”示范區
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天津、廣東和福建三個自貿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中,人行提出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拓展金融服務、深化兩岸金融合作,以及完善金融監管等意見。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及要創建金融集成電路(IC)卡“一卡通”示范區。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指導意見》,符合條件的自貿區內企業和個人能夠享受到包括投融資流程簡化、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利好。有在榕銀行業人士表示,《指導意見》出臺后,還有待地方相關部門出臺實施細則,金融機構才能夠具體實施。
區內機構境外發債所籌資金可調回區內使用
政策>>
支持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按規定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所籌資金可根據需要調回區內使用。自貿試驗區內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規定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
解讀>>
“按照外匯管理的相關制度,境內企業在境外發債后,資金回流的難度是比較大的。”福州一家大銀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說,境內企業發行外債需經過發改委和外匯管理局的審批,而如果由境內企業提供擔保,由境外企業發行債券的話,則很難回流到境內。而按照《指導意見》所述,自貿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按規定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所籌資金也可按需調回區內使用。不過需要等待當地出臺具體執行細則來明確。
區內跨國公司資金調配更靈活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政策>>
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備案開展集團內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為其境內外關聯企業提供經常項下人民幣集中收付業務。
解讀>>
上述相關負責人回憶說,在今年4月印發的《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就曾提到“支持跨國公司本外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這其中的熱點就是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因為它將有效降低區內跨國公司的融資成本。
“現行的金融監管政策對跨國公司的人民幣和外匯資金跨境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該負責人介紹說,境內部分跨國公司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情形:設于境內的總公司有資金,但分設于境外的子公司或項目部卻因監管而無法使用母公司的資金,需要另外融資來籌措,這樣一來融資成本就增加了不少。
“按照《指導意見》,理論上是打通了跨國公司境內外的人民幣資金通道。”該負責人舉例說,假設區內的跨國公司于境外的關聯企業有資金需求,就可以由境內的公司調配資金過去,免去境外公司再融資的麻煩。“這樣整個集團內的資金使用、調配更靈活,為企業帶來很大方便和成本的節省。”
不過,對于具體要符合哪些條件的跨國公司才能夠享受到這一政策,上述人士表示,這也是需要地方實施細則中明確的一部分,只有實施細則出臺后,金融機構才能夠著手執行操作。
簡化直接外匯登記手續企業跨境投資更便捷
政策>>
簡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直接投資外匯登記下放銀行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實行意愿結匯。
推動外債宏觀審慎管理。逐步統一境內機構外債政策。自貿試驗區內機構借用外債采取比例自律管理,允許區內機構在凈資產的一定倍數(暫定1倍,視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調節)內借用外債,企業外債資金實行意愿結匯。
解讀>>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以往方案,外匯直接投資要獲得直接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后到當地外匯局辦理直接投資外匯登記,外匯局審核后在相關業務系統中登記有關情況,并向企業頒發業務登記憑證。企業再憑業務登記憑證在外匯指定銀行辦理資本金開戶和直接投資資金匯出入手續,銀行進行審核后才能辦理,過程比較繁復。
一家銀行負責貿易金融相關業務的人士分析認為,直接投資外匯登記下放銀行辦理,意味著取消了境內、境外直接投資項下外匯登記核準兩項行政審批事項,對企業來說,審批流程會輕簡許多。
此外,該人士還介紹說,我國中資企業境外融資管控一向嚴格,而《指導意見》則允許區內機構向境外按凈資產的一定倍數借外債,對于中資企業借外債難的問題有實質性的突破,為區內中資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資金渠道。
而“企業外債資金實行意愿結匯”則意味著,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資本金的結匯時機,可將外匯資本金結匯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賦予企業,幫助企業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有利于降低社會成本,促進貿易投資的便利化。
1000萬美元限額內可自主跨境投融資
政策>>
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負面清單外的境內機構,按照每個機構每自然年度跨境收入和跨境支出均不超過規定限額(暫定等值1000萬美元,視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調節),自主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限額內實行自由結售匯。符合條件的區內機構應在自貿試驗區所在地外匯分局轄內銀行開立資本項目——投融資賬戶,辦理限額內可兌換相關業務。
解讀>>
記者查閱注意到,所謂“資本項目可兌換”,指的是一種貨幣不僅可以在國際收支經常性往來中將本國貨幣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而且可以在資本項目上進行自由兌換。“也就是說,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話,境內資本就可以在境外進行直接投資或融資了。”上述業內人士介紹說。
符合條件的區內機構進行資本項目可兌換,需要分兩步走。首先要在自貿試驗區所在地外匯分局轄內銀行開立資本項目——投融資賬戶,之后才是辦理限額內可兌換的相關業務。“這其中可能包括直接投資、并購、債務工具、金融類投資等交易。”他認為,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或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化使用,從而推動企業“走出去”。
“不過,是每自然年度跨境收入和跨境支出的總和,還是分別不得超過1000萬美元的限額,仍需要等待最后實施細則。”該人士再次強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