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中國世界第一?2015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首超100萬后的冷思考

作者:徐永紅
來源:中國一卡通
日期:2016-01-19 10:38:32
摘要: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數據: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同比增18.7%,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數據: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同比增18.7%,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司長龔亞麟介紹,去年中國共授權發明專利35.9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26.3萬件,比2014年增長了10萬件,同比增長61.9%。過去的一年,經濟增速放緩,但發明專利的增長卻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并呈現出“數量增長,質量提高,結構優化”的特征,這無疑為中國未來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積極的信號。


  應該看到的是,我國近年來在科技領域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點是被世界所承認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貢獻,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即是明證,但得承認的是浮躁情緒亦參雜其中。據悉,我國自2010年起在SCI數據庫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就排名世界第一了,但這個第一并沒有換來與之對應的科技第一強國的名號,而且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還頗為遙遠。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道理:量重要,質更重要,同樣道理放到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上亦是成立的。

  盡管我國發明專利呈現出“數量增長,質量提高,結構優化”的特征,但在一些高精尖技術領域的專利布局仍然羸弱,如在光學、發動機等領域中,我國的發明專利擁有量與國外尚存較大的差距。如在智能IC卡領域中,盡管我國在業界標準的建立上已有建樹,但在上游的核心領域中,如相關芯片的研發與制造,一直由國外的芯片巨頭把持,并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很可能依然保持此種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行業發展之痛。

  技術對于任何一家科技企業而言都是其維系競爭力的關鍵,而專利正是作為技術的一種護身符而存在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亦被事實屢屢得以驗證。像在競爭激烈的手機領域中,三星與蘋果的專利官司正在全世界多個國家的法律規則下上演,時至今日,依然未見終了;谷歌在收購摩托羅拉后又將其轉賣給聯想,為什么?因為谷歌真正感興趣的是摩托羅拉所擁有龐大的專利數目,這些專利將來可為加持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避免來自蘋果等巨頭揮出的專利大棒;國產品牌小米手機出師印度則因為高通公司的專利訴訟而慘遭滑鐵盧。

  由此可見,專利競爭將成為未來高科技企業競爭的焦點,而專利的多寡亦成為判斷高科技公司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一個國家高科技企業整體所具備的專利數量與質量也將演變為這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變量,這個變量越大,國家的綜合國力就越強。

  而如何提升我國科技發明專利的量與質,這其實與如何提升我國科技水平是同一個命題,有識之士對此已經談論得夠多了,筆者在此也實在是談不出啥新意來,但還是忍不住要問一句: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為什么在國內卻未獲得重量級科技獎項?甚至被調侃為“三無”(無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科學家? 事實上,這就不得不拷問下我國在科技領域中的制度建設與風氣問題了。同樣,關于制度建設的問題亦被談論得太多了,筆者就不再鸚鵡學舌,筆者只希望有關部門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更要讓制度落地生根,因為只有在良好制度真正被落實后,科技才能落地,生根,發芽,生長成參天大樹!

(文/徐永紅 物聯傳媒旗下中國一卡通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