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可穿戴設備瓶頸:電池技術 一個大寫加粗的尷尬

作者:王雪瑩
來源:搜狐科技
日期:2016-01-19 15:12:47
摘要:微軟鬧了個笑話,旗下的增強現實產品HoloLens作為一款無線頭盔,正常使用的待機時間為5.5小時,高強度使用的待機時間是……2.5小時。這真是個大寫的尷尬。

可穿戴設備瓶頸:電池技術 一個大寫加粗的尷尬

  微軟鬧了個笑話,旗下的增強現實產品HoloLens作為一款無線頭盔,正常使用的待機時間為5.5小時,高強度使用的待機時間是……2.5小時。這真是個大寫的尷尬。

  在年初舉辦的CES大會上,可穿戴設備沿襲了去年的勁頭,“新品”猶如春筍般噴薄而出,雖然外觀設計終于開始漸入人眼,但電池續航力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被解決。

  事實上,對于可穿戴產品,電池的續航能力是首要的——人們可能容忍一款反應有點兒慢的App,或是一款沒有新意的軟件,但絕對不能容忍一塊每天都要充電的手表,或是隔幾小時就要充電的運動跑鞋。

  舉個例子:今年CES大會,Under Armour推出了新款運動追蹤儀,并且高亮突出了“電池續航力長達5天”的特點。與此同時,Fossil也拿出了新式聯網手環the Q Dreamer,并且跟Under Armour一樣把“一次充電可達5天”當成了自己的優勢——事實上,Jawbone或是Fitbit很早就能達到這個“目標”了。

  當然,也有相對待機時間較長的,比如5天續航Fitbit的Blaze,亦或是堅持1一個月的卡西歐新款Android Wear手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前者除了有個內置GPS,連第三方App都不支持,而卡西歐的那款,只有把它當做秒表使用才能堅持1一個月——當正常手表用連1天都撐不過去。相比之下,倒是Misfit算是有些誠意,推出的新款健康追蹤儀Ray據稱最長可一次性使用超過6個月。

可穿戴設備瓶頸:電池技術 一個大寫加粗的尷尬

  電池一次性的使用時間超過1星期,這樣都可以當成頭條來說了,還有什么理由指責用戶對新技術缺乏耐心呢?

  功能和待機時間二選一,這是成熟的商品應該有的嗎?Moto 360 運動版從功能上的確可圈可點,內置的GPS功能連Apple Watch都沒有,而且為了延長使用壽命,連混合顯示屏技術都用上了。然而,面對只有1天的續航時間,心動想買的用戶還會有多少呢?

  對此,有人說這是新科技普及必然歷經的瓶頸期,但重要的是,電池壽命不僅是讓用戶頭疼的問題,就連制造商自己也非常無奈——電池密度無法像其它科技行業更新速率那樣升級。鑒于此,與其盼著電池行業的升級,多數可穿戴制造者只能曲線救國——選擇更低耗的軟件或處理器芯片,盡最大可能壓榨產品本身。

  現在明白為什么智能手表的表盤沒幾秒就會自動變暗了吧?

  Fitbit聯合創始人兼CEO James Park此前曾表示,電池技術是“技術革新過程中最大的難題,紐扣鋰電池的升級每年不過百分之幾……是的,那就是你沒法指望電池科技或電池技術能有大飛躍”。他指出,現如今的每次提升幾乎都來自于處理器制造商,“每年,處理器的提升都非常明顯,能耗變得更低,傳感器也是一樣。只有這樣,你才能用他們來配以更智能的軟件”。

  持相同觀點的業內人有很多,Lumo Body Tech聯合創始人Andrew Chang此前曾于美國能源部工作,他家的智能跑步運動衫就使用的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每充滿一次電能堅持5~7天時間。在他看來,電池壽命并非毫無創新,只是這些創新多關注于降低成本,而非提升科技性能。“有些電池能做得超級薄且放電率又很低,但由于成本過高,我們還不能使用”。最后,Andrew Chang也有些無奈:“每當我想把產品的使用時長提升到10天,我想的絕不會是電池技術,而是會想有沒有什么可以使用的處理器技術”。

  至于人們常說的無線充電或是快速充電,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因為相對于性能本身,它們售賣的更多的是充電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