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保卡發放量突破3500萬 覆蓋全省60%人口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湖北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共同努力,截至2015年12月6日,湖北省持有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保卡”)人數達3526萬人,覆蓋湖北省60%的人群,順利完成“十二五”期間發卡任務,使“人手一卡、一卡通行”目標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人民群眾享有社會保障權益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重要載體,社保卡的發放和應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頒布,明確提出了“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達8億張,覆蓋了60%的人口”的目標。湖北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3500萬人,努力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
為推進湖北省社會保障卡建設惠及民生,省人社廳制定了信息化建設2014-2016年專項計劃,提出“一卡通行”、“一庫盡收”、“一網到底”的工作目標,切實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湖北省整體聯動, 持卡人數迅速增長
人人持有社保卡,是公民享有政府提供社會保障的具體體現。截至2015年12月6日,湖北省持有社保卡人數達3526萬人,僅2014年一年發卡就達1182萬張。這可謂湖北省民生幸福工程建設的一件大事。
近四年來,省政府每年將社會保障卡發放列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將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市州,建立定期通報和年底考核制度,加快推進社保卡發放。省人社廳統一了湖北省社保卡的標準規范,統一招標確定卡供應商、統一湖北省制卡價格,建立了湖北省集中的社會保障卡管理信息系統,所有市(州)、縣(市、區)均通過卡管系統辦理信息采集、制卡、發卡等業務。
湖北省各級人社部門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提高發放效率。例如仙桃市,在社保服務大廳設立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窗口,配置一臺人工小型發卡機和一臺自助制卡機,實現領卡人員立等可取。為方便大批量卡的迅速定位和發放,該市還配備了智能發卡設備,工作人員通過讀取領卡對象的身份證信息,就能夠通過系統立即找到對應的社保卡所在的卡盒和位置,迅速找到并及時發放社保卡。
為提供人性化的服務,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仙桃市人社局又與民政部門合作,對低保人員送卡上門;與郵政快遞簽訂安全保密協議,對外出靈活就業人員郵寄社保卡,共寄卡78965張。此外,只要參保人員前來經辦大廳辦理業務,業務軟件系統操作平臺可自動篩查提示制卡信息。如果參保人員沒有辦卡領卡,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告知其辦卡。
推廣即時制卡滿足群眾急用急需
社保卡辦理的環節多、部門多,涉及各級人社部門、銀行、制卡公司,辦理周期常常需要3個多月,給急需用卡的群眾帶來了不便和麻煩。針對部分地方制卡周期長的問題,湖北省人社廳一方面在省制卡中心布設急制卡設備,要求各地人社部門建設社保卡綜合服務窗口;另一方面建立與銀行溝通機制,要求各合作銀行研發社保卡自助發卡機。
目前,中國銀行、漢口銀行已推出相關設備,武漢、宜昌、黃石、黃岡、仙桃等地已部署自助發卡機。隨著急制補換卡措施的推廣,急制卡可縮短至1周之內,補換卡可實現15分鐘立等立取。
在武漢,如今730余萬持卡群眾因看病、住院、遺失等急需用卡的特殊要求,可即時申請,一小時領卡,解決了參保群眾急用卡的問題,得到參保人的一致好評。
同樣,社會保障卡金融功能激活和掛失需分別到合作銀行和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進行掛失,給持卡人帶來了麻煩,不能一站式辦理。為此,黃岡市專門協調金融機構,在服務大廳設立金融服務延伸柜臺,安排銀行工作人員處理日常金融業務,并放置ATM自動柜員機,方便持卡人存取款。
以應用促發卡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憑借社保卡,持卡人可以獲取便捷的人社服務。近年來,湖北省人社廳加快拓展社保卡應用領域,將用卡網點向街道、鄉鎮、社區延伸,相關服務網點全面配備湖北省統一標準的讀卡器、自動查詢機。加強在異地就醫、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和異地生存認證等業務上的應用,與合作銀行共同開發系統接口,利用社保卡金融應用功能,為靈活就業人員、城鄉居民通過銀行網點開展養老保險費代扣代繳和待遇發放提供服務。
據省人社廳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湖北省確定咸寧、黃岡、孝感、荊門、襄陽、仙桃6個地區為國家級社保卡應用試點。在醫保結算、農村養老待遇發放、信息查詢等應用方面取得了實際效果。僅2014年,103個地區通過社保卡發放26億元城鄉居民養老金,石首、沙洋、京山3個地區23萬繳費人群成功通過社保卡代繳社保費2.3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和繳費均可通過布設在鄉鎮、村的銀行轉賬電話實現。
在仙桃,參保人員到市級經辦服務大廳,持卡可以“一窗式”辦理五險各項業務;群眾持卡還可以在重點社區、商場、大型超市、車站等場所自助一體機上辦理培訓登記、創業申請、技能鑒定和考試報名、社保費繳費證明打印、居民醫保參保登記、靈活就業人員核定單打印等業務。
在黃岡,社保卡實現代扣水、電、天然氣、電話費等功能。與銀行合作,將高速公路ETC收費與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進行綁定,實現了社保卡金融賬戶扣繳通行費。
在石首,參保人員隨身攜帶社保卡,只需定期在農行網點、村組金融服務點或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辦理存款,免去了每年必須在當地進行現場核定和現金繳費的不便,真正的讓卡片從沉睡中啟用起來,提高社保卡使用效率。
數據省級集中 搭建良好用卡環境
數據向上集中是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礎。
2011年開始,湖北省凡是新建的系統,一律采用省級集中開發和部署的建設模式,各地不再分散開發系統。
截至目前,省數據中心已經部署了湖北省城鄉居保、湖北省公共就業管理、湖北省社保卡管理、湖北省公務員管理、湖北省勞動監察管理、湖北省仲裁辦案管理、湖北省職稱管理、湖北省異地就醫管理等8個系統,涉及就業、社保、勞動關系、人事人才等業務領域,管理著3500多萬人的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
信息中心負責人表示,要通過數據統一集中、打造多元終端,建設一卡通行的生態環境,讓群眾多走“網路”,少走“馬路”,能不出門辦理的業務在家里辦,必須出門辦理的業務就近辦,能自助辦理的業務自助辦,必須柜臺辦理的業務快捷辦,讓人民群眾少乘車、少排隊、少填表、少等候,實現制卡用卡零障礙、業務經辦零距離、服務群眾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