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物聯:十年磨練先鋒就,風雨前行續輝煌
十年,對漫漫歷史長河而言,只是滄海一粟;而對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來講,卻是一個勵精圖治終成器的十年。
2005年,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成立了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年,RFID 產業還僅僅停留在初級的萌芽時期,信達物聯大膽地將主要精力專注于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系列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及應用推廣上,由此開啟了碩果累累的十年歷程。

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辦公大樓
成立的第二年,也是公司起步階段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信達物聯引進了國內第一條全自動倒裝式邦定生產線;同時規范并強化了公司管理制度,導入并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技術的研發與累積是任何一家高科技企業的靈魂,信達物聯對技術的研發更是不遺余力,07年,與廈門大學合作開展射頻技術研發工作;08年信達物聯自主研發并生產的圖書標簽成功運用于RFID圖書管理系統,成為當時國內首例成功案例;這之后,信達物聯加快了發展的步伐,09年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的同時,更是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廈門市電子標簽重點實驗室測試場景
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此時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變得至關重要,優質的品控管理成為贏取市場的一把利劍。為此,信達物聯將累計投資了500余萬元建立的“廈門市電子標簽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正式掛牌,該實驗室占地面積近300平米,通過專業的測試環境、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測試的數據更加全面、準確,為產品設計、優化及質量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加速了RFID科技成果的轉化。
有幾分耕耘,便得幾分收獲。2011年,信達物聯自主研發的扎帶電子標簽成功運用于國內最大的食品溯源試點項目;12年,自主設計研發的超高頻電子標簽通過美國Arkansas大學電子標簽的嚴格測試;13年,信達物聯再次獲得業界認可,牢牢確立了自己在智能交通RFID車輛電子信息卡領域的技術及市場的先發優勢,這些沉甸甸的果實凝聚了信達物聯人的勤奮、刻苦與汗水,更是信達物聯大膽開拓,勇于創新的明證。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2014年,借助資本市場,信達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成功募集資金7億,其中1.5億用于信達物聯產線規模升級、產業鏈延伸及讀寫設備的開發改造,擴大了標簽生產能力,標簽年產能達6億片;2015年,信達物聯更是通過收購達成對深圳市安尼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的控股權,完善公司在物聯網行業的產業鏈戰略布局。

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時至今日,信達物聯已發展成為物聯網行業的領頭企業之一,在RFID行業持續保持領先的同時,不斷地在物聯網新技術與新領域中攻城略地。公司現有的生產車間合計占地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而在主要的生產設備中,包括了11臺進口電子標簽邦定機、2臺進口電子標簽復合生產設備及若干臺臺國產電子標簽復合設備,年產標簽的數量達6億片,同時還可依據客戶的實際需求提供產品的定制化服務。
值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RFID世界網對信達物聯董事長莊少挺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實錄。
RFID世界網(以下簡稱世界網):
物聯網的未來發展非常廣闊,越來越多的公司與創業者加入到行業中來,整個行業的競爭在加劇,請問您如何看待物聯網行業當下的現狀與未來趨勢?
信達物聯董事長莊少挺先生(以下簡稱莊董):
信達物聯作為物聯網RFID行業發展十年的見證者,經歷了行業的發展與困境,現階段來看,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尤其是受國家經濟提質增效及發展轉型升級政策的強大刺激,以及包括物聯網RFID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行業標準不斷出臺、材料成本逐步下降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未來物聯網RFID行業應用將會遍地開花,尤其是在供應鏈、物流、服裝應用等領域將會出現大規模地發展,當然在井噴式發展的同時,行業競爭勢必會進一步加劇。而作為物聯網RFID行業老人,信達物聯認為物聯網RFID行業目前呈現跨越式發展的趨勢,產業鏈單一的商業模式發展已經顯著制約了公司議價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因此必須通過“物聯網+”尤其是加大物聯網RFID系統集成能力的提升來為終端客戶提供更具成本優勢、更多附加值的完整應用產品和服務,以提升公司在物聯網產業上的綜合競爭力。
世界網:
2015年對整個物聯網產業來講是不平靜的一年,您能否介紹一下信達物聯在這一年所取得的成績?
莊董:
2015年是信達物聯10年來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今年1月公司成功收購深圳安尼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控股權,整合安尼數字和信達物聯的資源優勢,實現良好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擴展并完善公司在物聯網行業的產業鏈戰略布局,將帶來更廣闊的產業應用延伸,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有助于促進物聯網業務板塊“產能規模升級、集成服務轉型”的戰略目標實施,加強物聯網業務在感知層產品開發、數據收集及應用層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提升公司物聯網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公司在2015年新引進了6條電子標簽封裝生產線和2條全自動復合線,現已經全部達產,使得公司全年電子標簽生產能力達到6億片,躍身為中國第三大電子標簽封裝基地,進一步為2016年公司戰略提升建立基礎。
世界網:
在信達物聯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在信達物聯發展的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
莊董:
回首信達物聯十年的發展歷程,一路上并不平坦,自08年信達物聯組建了研發中心及品管中心,強調產品定制化開發能力及產品品質管控體系建設,使公司的發展踏上由簡單產品制造商向研發型制造商轉型的發展道路以來,就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11年由廈門信達匯聰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13年信達股份完成對信達物聯小股東股權的收購,這些事件對信達物聯而言都值得濃墨重彩。 2014年更是如此,這一年信達股份融資成功,其中1.5億元用于信達物聯產線規模升級、產業鏈延伸及讀寫設備的開發改造,一躍為中國第三大電子標簽生產基地,年產電子標簽能力達6億片,同時重點布局服裝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取得重要的戰略性成功。2015年,公司完成了對深圳市安尼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股權收購,完成在視訊解決方案領域的業務延伸。
世界網:
對一家高科技企業而言,人才、管理及技術累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這也是信達物聯所看重的,請問信達物聯在如何留住人才上有什么秘訣?
莊董:
對企業而言,信達物聯作為國有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對人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上市公司代碼000701)于2005年投資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注冊資本1.5億元,母公司強有力的支持和公司多年專注于物聯網RFID領域系列產品的研發、制造所擁有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是我們能夠不斷吸引各類專業人才加入的重要原因。同時,公司各級領導干部都把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為單位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常抓不懈,切切實實地抓出成效來。在全公司營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氛圍,加快建立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機制,為公司的生存、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世界網:
相比業界同行,信達物聯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莊董:
信達物聯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專注與堅持上。十年的專注及堅持,形成了信達物聯電子標簽產品在食品溯源、票證防偽、智能交通等諸多領域的市場份額及先發優勢;形成了電子標簽等物聯網RFID硬件產品開發與生產的技術沉淀、經驗積累以及以服裝行業物聯網應用為核心的應用集成技術行業領先能力;也形成了信達物聯年電子標簽產品6億片以上的規模產能。同時,依托信達物聯自主建設的廈門市電子標簽重點實驗室,信達物聯在物聯網RFID產品設計、開發、測試、品質控制等方面較部分業界同行也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優勢;此外,需要特別提到的是,信達物聯作為國有上市公司廈門信達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無論在品牌、平臺、資金、人才、技術累計等諸多方面均具有部分業界同行不可比擬的優勢。
世界網:
目前,信達物聯涉足了服裝、智能交通、食品溯源管理、票證管理、危險品管理及圖書館行業管理等眾多的RFID應用,未來信達物聯會固守在當下所涉足的領域還是會繼續拓展新領域?
莊董:
以上提到的大部分領域都是我司產品方面的應用,基本上信達物聯目前還是專注做產品為主,同時延伸1-2個集成應用領域,因為專注,才能專業。在產品應用方面,我們基本都是幕后英雄,如果我們的伙伴有需要,我們一定會繼續拓展新的產品領域,同時不斷把現有產品做精做透,形成系列化。但集成應用方面,我司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于服裝行業系統集成應用,提出了重“芯”定義服裝企業供應鏈管理,開發了各種形式的服裝電子標簽產品及各式各樣的配套的RFID硬件產品,從源頭到終端,給服裝企業提供整套RFID技術解決方案,未來公司會繼續鎖定服裝行業作為公司集成應用發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網:
10年的風雨歷程讓信達物聯累計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請問您對新入行業的創業者們有什么忠告與建議?
莊董:
“厚積十年,物聯先鋒,風雨前行”這12個字代表了信達物聯人這十年的發展的經歷,有汗水、有淚水、有歡聲、有笑語。公司成立之初就認定了RFID行業作為公司的主營方向,在RFID行業的發展道路上我們走得比別人早,沒有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鑒,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摸索,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行,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也翻過了許多高山,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堅持下來了,我們發展起來了。
唯有堅持,才能得以發展,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物聯網創業的起步較為困難,除了缺乏資金、人才和技術支持外,對物聯網創業者們來說還面臨著產品市場、知識產權、行業壁壘、資源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重重壓力。萬事開頭難,對于新入行業的創業者們更是如此,思路對了,只要堅持,那你離成功就不遠了。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信達物聯衷心祝愿物聯網行業蓬勃發展,也祝愿業界同仁們用自己的智慧與膽識,勤勞與刻苦在新一年創造更輝煌的物聯網未來!
(文/徐永紅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