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海爾馨廚走的路有什么不一樣?
冰箱雖然誕生了近百年,但在生活中,它一直都是擺在墻角的冷冰冰盒子。直到海爾馨廚冰箱誕生,我們才發現原來冰箱也可以如此人性化,它甚至擁有了自己的思維:能根據用戶的表情判斷用戶的心情,能“刷臉”認人為用戶推薦菜譜,甚至還能定制電臺內容,用戶想聽什么就給定制什么!這就是引起行業軒然大波的海爾馨廚冰箱。
(帶有表情判斷功能的新款馨廚冰箱)
作為行業首創的互聯網冰箱產品,海爾馨廚注定了要走跟傳統冰箱截然不同的路,而這條路究竟有什么不一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海爾馨廚,看看它都實現了哪些顛覆!
顛覆一:首個世界互聯網冰箱締造者
對于傳統冰箱,很多消費者都覺得,冰箱只要能降溫、冷藏冷凍,那就是合格的產品,而這種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傳統冰箱的功能。但是,在互聯網重視智能、重視體驗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智能體驗的需求推動了家電產業向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海爾冰箱就在這個轉型中實現了自我顛覆,世界上第一臺互聯網冰箱由此誕生。
海爾馨廚冰箱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冰箱變成一個智能交互的網器。在這個服務型的平臺上,用戶可以實現多樣性的互聯網式生活體驗,想聽廣播、看電影、買食材、看菜譜、和朋友聊天……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實現。
顛覆二:憑生態圈改變生鮮電商生存模式
在實現自我顛覆的同時,海爾馨廚冰箱通過整合優質網絡第三方資源,成功搭建起行業唯一“智能美食生態圈”體系,這條路也是其他品牌從未探索過的。依托于獨有的生態圈系統,海爾馨廚建立了自有電商平臺“閃電購”,解決了電商“最后3公里”難題,改變了生鮮電商的生存模式。
喜歡網購的消費群體大都知道,電商“最后3公里”是整個網購環節中最困難的一環。商品從商家發送給用戶,最后3公里的運輸成本最高,這一方面延長了供貨周期,也提升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這也是現有生鮮電商難普及的原因。
但隨著海爾馨廚冰箱的用戶量激增,同一個社區會形成統一、規律的生鮮配送需求。因為馨廚冰箱會通過特有的用戶生活數據庫,主動提醒購買常用蔬果,這會直接促成用戶的下單。也就是說,當馨廚冰箱在一天之內提醒了整個社區1/3的用戶需要購買3天后的蔬菜時,就意味著3天之后生鮮電商可以配送這個社區接近1/3的蔬菜量,最后3公里的成本由此會大大降低。
顛覆三:自殺重生,不賣產品賣用戶體驗
對于傳統家電企業來說,產品就是生命線,可是對于海爾馨廚來說,卻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賣用戶體驗。
據了解,海爾冰箱在推出馨廚冰箱前做了大量的調研,由此在提升用戶體驗上他們也做了非常大的努力。比如,有上班族抱怨“加班狗總是買不到新鮮食材”。根據這點,海爾冰箱想到了給馨廚冰箱增加生鮮電商的想法,要讓加班族吃上新鮮的蔬菜,就要改變購買的習慣。網絡下單,下班簽收,方便和快捷才是加班人群最需要的服務。
此外,如果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顧的情況,馨廚冰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記住不同成員的飲食習慣,并提供對應的健康飲食方案,保證人們的飲食健康。面對兒童群體,馨廚冰箱還能變換交互主題,播放兒童歌曲或動畫片。對于經常因進廚房而感到枯燥的用戶來說,海爾馨廚則可以提供隨時追劇、聽廣播、打視頻電話等娛樂方式,打造“快樂廚房”生活體驗。這些都是馨廚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做的努力。
顛覆四:透明化生態渠道,產品安全可追溯
據相關報道顯示,海爾馨廚冰箱早在3月份就已經整合了近30家跨界資源品牌,建立了自己獨有的生態圈體系,而現在馨廚正在將生態圈擴展至渠道層面。
通過自有電商平臺“閃電購”,馨廚將用戶和商戶直接聯系起來,建立了透明化的生態渠道,用戶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源頭。比如,用戶通過閃電購下單購買一箱雪梨,這時生鮮電商就會馬上安排采摘、打包、運輸,并直達用戶家中。
在傳統生鮮購買流程中,用戶購買蔬菜水果根本不可能知道產地信息,很難保障用戶的知情權。而在海爾馨廚的透明生態渠道中,生鮮食品何時采摘,如何運輸等信息全部可追溯,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追溯到蔬果種植基地,后期甚至能夠通過互聯網看到種植過程,降低成本的同時,食品安全更加有保障。
對于海爾馨廚冰箱這種創新模式,海爾冰箱負責人介紹,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海爾冰箱打造互聯網生態圈下的交互體系,其實也是對用戶需求的整合與滿足。2016年海爾集團將戰略聚焦在建立后電商時代的共創共贏生態圈,以誠信為核心競爭力,以社群為用戶交互的基本單元,實現攸關方的共贏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