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監管:打出臉譜考勤、錄像監管、實時數據等組合拳
“項目經理必須在現場,缺勤一天,扣罰5000元。”監管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揚州邗江區交通運輸局頻出硬招,通過“臉譜考勤”“錄像監管”“實時數據”等一系列組合拳,從源頭與過程管控611省道邗江段這一重大項目,讓“工作”全程留痕,向“懶散”智慧亮劍。
總投資14.2億元的611省道邗江段是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中江蘇省唯一的交通類示范項目,是我市30項重大城建項目之一。該項目去年10月底開工,全長27公里,串聯邵伯湖生態度假區、公道生態旅游區,與北部湖蕩生態保護區、鳳凰島生態旅游區直接相連,是揚州連接北部高郵、寶應的快速通道。
邗江區交通運輸局紀委負責人介紹說,該工程對邵伯湖景區的開發乃至整個揚州市旅游產業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支撐作用。相關規劃建設之初,邗江區交通運輸局就確立了“國優”目標,從源頭展開質量控制,同步監察、跟蹤審計,打造樣板工程、廉潔工程,為此創新投用多項監管“神器”。
“臉譜考勤”便是緊盯項目經理的“緊箍咒”。該局工程科的錢后剛介紹說,全長27公里戰線分為若干標段,首先落實責任主體。針對重點崗位,比如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項目部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以及實驗室主任,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兩個時段分別進行刷臉考勤,每月考勤不得少于22天,其中項目經理考勤少一天,將被扣罰5000元。
開發相應軟件管理系統,每日所有工段的施工進度、所有測試數據實時上傳,從源頭杜絕假數據、假賬目,讓“工作”全程留痕,便于管理監督和倒查追究。
對橋梁施工現場、沙石攪拌施工現場的重要節點,安裝電子探頭,實時錄像監控。錢后剛舉例說,只有壓路機開得慢,路基才壓得實。他們通過在壓路機上安裝測速儀,對施工人員操作的點位、遍數、速度全程掌控,防止施工人員投機取巧。邗江區交通運輸局智慧監管與制度建設同步,通過“看住點、抓住線、管好面”,讓27公里戰線全程監管留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