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移動支付酣戰引發六大變化

作者:吳雨
來源:新華社
日期:2016-04-12 10:26:02
摘要:蘋果支付、三星支付余熱未消,華為支付又熱力襲來,欲為國產手機的移動支付服務扳回一城。移動支付市場拼搶升級,折射出行業一系列新變化,借助手機品牌的影響力、銀聯的協調溝通,我國移動支付正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的機遇。

  蘋果支付、三星支付余熱未消,華為支付又熱力襲來,欲為國產手機的移動支付服務扳回一城。移動支付市場拼搶升級,折射出行業一系列新變化,借助手機品牌的影響力、銀聯的協調溝通,我國移動支付正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的機遇。

  變化一:介質不斷豐富

  從將芯片內嵌到手機,再到嵌入SIM卡,直到舍棄物理卡片直接“云”端生成,移動支付所借助的介質一變再變。而在介質變化的背后,卻是移動支付的參與各方的改變。

  從 “閃付”推出伊始,金融機構、手機廠商和通信運營商都在尋求機遇。 “參與主體眾多,加之支付本身又是微利業務,難獲大額資本的扶持,便產生了 ‘一家獨大做不了,眾人參與不夠分’的尷尬局面。 ”中國銀聯產品部副總經理蔣海儉說。

  隨著“云閃付”的出世,通信運營商不再成為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金融機構和手機廠商的合作關系變得更為密切,產品的推出速度加快。

  變化二:銀聯溝通下各方協同性增強

  此前盡管傳統金融機構、通信運營商、國產手機等參與方一直在嘗試合作,但推出一款“閃付”產品協同難度較大,參與各方沒有尋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產品體系與規則標準的不同,阻礙機構間合縱之勢的形成。運作關節繁多,平臺資源割據,個體發展具有局限性,無法在市場上形成聲勢,難以擴大自身影響力。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2015年末,中國銀聯聯合近20家銀行機構聯合推出的“云閃付”,率先打破這一被動局面。“云閃付”依托市場份額較高的安卓手機系統尤其是國產手機品牌,將金融機構、手機廠商等參與方有機地黏合在一起。

  變化三:請“外來的和尚”攪動市場

  用戶思維的缺失是傳統金融機構移動支付發展中的一大掣肘因素。過分強調安全性而忽視便捷性、營銷策略不夠接地氣等問題,使得“閃付”推廣力度遠不如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線下“掃碼”。

  兵臨城下,商業銀行甚至請來“外來的和尚”。今年2月,蘋果支付加入“云閃付”陣營,隨后三星支付迅速跟進,“云閃付”憑借國際品牌號召力掀起了巨大的市場波瀾。

  在“鯰魚效應”的推動下,原本觀望的國產手機廠商也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此前一家一家和銀行開展合作的華為果斷攜手銀聯,加入 “云閃付”。“現在坐等小米支付加入戰斗。”手機業內人士認為,“這已經不再是中國銀聯與支付寶、微信的戰爭,而是手機廠商們自己的戰爭。 ”

  變化四:借助手機品牌打造支付品牌

  專家認為,通過“云閃付”與蘋果、華為等境內外手機巨頭的結盟,借助手機品牌力量,有助于打造我國移動支付品牌,甚至將對全球移動支付格局都會帶來一定沖擊。

  “尤其是隨著大品牌手機在國外的拼搶布局,將帶動‘云閃付’走出國門開疆辟土。”蔣海儉介紹,目前港澳臺、韓國、澳新、新加坡等地已累計近20萬終端可以實現受理“云閃付”。

  變化五:從資金安全到金融信息安全

  眾所周知,芯片卡的安全性要高于磁條卡,大大降低磁條卡的偽卡欺詐率,因此我國正大規模推進銀行卡換“芯”工作。而“閃付”這類的移動支付也是依托于芯片卡,只不過現在“云”端虛擬芯片出現了,擺脫物質芯片成為現實。

  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升級換擋,尤其是引入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廠商后,對于移動支付安全性的關注升級到金融信息安全。

  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學院院長李建華表示,金融支付的國際化趨勢不可避免,“可能目前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也是產業和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可繞過的階段。 ”

  變化六:走自主研發之路

  隨著“云閃付”品牌的打造,我國移動支付產業正走上一條自主研發之路。業內人士認為,讓蘋果、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認可并采用我國移動支付技術標準,將有助于中國金融移動支付標準與體系的國際化。

  不過,基于“云閃付”的移動支付自主化道路仍然任重道遠。目前全國已具備非接觸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終端超過700萬臺,但要想讓“云閃付”迅速推開,仍需要改善軟硬件條件,完善使用環境。

  此外,目前支持近場支付的手機數量仍然有限,且局限于大品牌的中高端機型。如何通過“云閃付”讓更安全的移動支付惠及大眾,仍需要移動支付產業各方努力。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