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cler等品牌裝備防偽系統—NFC碼打擊假貨
4月4日,輕奢羽絨服品牌 Moncler 再次和假貨宣戰,從今年春夏系列開始,Moncler 的產品將裝備新的防偽系統。
Moncler 的每一件產品都將內置一個智能芯片裝置,印有品牌標識,每件商品唯一的一串代碼和一個二維碼,以及 NFC(近場通信)標識。
消費者可以用支持讀取二維碼和 NFC 碼的 App 唯一識別每件產品的身份信息。

NFC 芯片裝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 RFID,這種新技術也被用在了近期熱門的手機支付上,比如 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
NFC 碼操作更簡單,不過這種新技術更依賴于硬件設備的支持,因此也有二維碼作為備選方案。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得到一串商品代碼,然后在 Moncler 的網站上查詢產品信息。
Moncler 同時在聲明中表示,這種新的防偽系統更直接、簡單、高效,將增加產品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為消費者制造更多安全感,進而拉近和他們的關系。

為產品配置芯片,Moncler 并不是第一個想出這個主意的品牌。上個月,Ferragamo 也說要為他們家的鞋子和包配置芯片,聽起來用的是類似的技術。Ferragamo 還說,他們不僅為了打假,還為了讓產品在二級市場能夠順利流通。
而在和假貨做斗爭上,兩個品牌也在同一個戰壕。
去年 Ferragamo 銷毀或扣押了 10 萬件假冒產品,這些假貨主要來自中國和互聯網上的非法銷售。
據 WWD,Moncler 在今年曾舉報并關掉了 50 個冒名注冊的假域名。據路透社消息,在去年 11 月,它在北京狀告一個中國制造商的侵權行為,并獲賠 300 萬元人民幣,Moncler 當時稱這場勝利為中國新商標法下的首個最高法定賠償的判決。
當然在打擊假貨這一點上,所有的品牌都是統一戰線的。
據澎湃網,奢侈品集團開云旗下多個品牌,包括 Gucci , YSL 和 Balenciaga 等在美國向阿里巴巴及其平臺商家提起訴訟,控告阿里巴巴故意“姑息”一大批制假商在全球各地出售非法商品。而后達成和解,稱將與阿里巴巴合作“打假”。只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以后,又以同樣原因向阿里提出訴訟。訴訟稱,阿里及其關聯實體為造假者“提供了在線平臺廣告以及其它所需要的必要服務”。
即使是進駐天貓的 Burberry,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打擊這個平臺上的假貨。
最新的芯片防偽系統可以讓消費者簡單快捷的分辨正品和仿品,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全部。一方面,正是國外品牌在全球的不平衡定價策略誘發了代購等非官方銷售渠道,這是消費者不小心買到假貨的根源;另一方面,那些購買假貨的消費行為并不全是因為無法分辨商品的真偽。很多人明知假貨但依然會購買,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真的可以最大限度獲得“性價比”。
如果 Moncler 這種防偽系統足夠有效的話,消費者可以方便可靠地進行正品檢驗,那么流通在灰色渠道的假貨自然會受到打擊,而且此舉想必還可以幫助買家和代購賣家建立更親密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