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VR,暴風的新故事貌似很誘人
互聯網電視發布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兒了,VR電視才是個新鮮玩意兒。
5月4日暴風發布了第二代超體電視:VR電視,完美的從概念上將VR和互聯網電視兩大風口合二為一,打得一手好算盤。
最近互聯網企業刮起了一股“邪風”,不炒概念都不好意思叫自己互聯網公司了。我們還沒從樂視的各種免費中清醒過來,這VR電視又過來湊熱鬧。中國兩家率先吃了A股福利的視頻公司,步調真是出奇的一致。
為什么說暴風TV的VR電視只是在炒概念?
“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來源百度百科)。
其實說白了就是你帶上VR設備,可以沉浸在一個虛擬世界里。而因為體驗的真實性所以技術難度很高。目前,體驗最好的VR設備加上適配的PC,萬加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所以在幾千塊錢的電視上體驗VR,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當720度全景視頻被暴風“祭”出來的時候,大家也都了然了。這真的只是在炒作而已,暴風并沒有可以實現虛擬現實的硬件實力,它只是再拿一些簡單的體驗在混淆視聽,降低了VR的level。
對于暴風表示的戴著頭顯看電影的“享受”,更是讓人驚掉了下巴。售價近萬的VR頭顯也不能保證每一個佩戴者都能長時間佩戴頭顯而不產生暈眩、不適等癥狀,暴風就敢宣傳用一兩千的產品去看電影,只能說暴風對自家的VR產品太自信了。
在發布會上暴風方面表示其率先布好了全球最優質的VR的全產業鏈格局:VR計算平臺、VR內容、VR頭顯、VR攝像等,以及中國最大VR內容資源庫(20000+高清資源)。
但是暴風并沒有一款可以拿的出手的VR設備去供消費者進行體驗。暴風魔鏡和頭顯還都只是最初級的產品,甚至嚴格意義上都稱不上VR,所以這種程度的硬件支撐,是真的無法給用戶帶來顛覆性的虛擬體驗的。
在用戶體驗上和某些廠家相比,我們真的沒有看出暴風在VR領域帶給用戶的誠意,看到的只是,概念的一次又一次被熱炒,產品一次又一次迫不及待的更新換代,以及用戶的一條又一條“差評”。
但不可否認,低廉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教育了早期的VR用戶,效果如何,暫時還說不好。
資本需要新故事,股價也需要新故事的提振,于是TV+VR的新概念就被提了出來。
這二者的生硬結合,除了“尷尬”也是沒有別的詞語可以形容了。就像傳統電視配置的3D功能一樣,現階段,只有“雞肋”一次可以形象的形容VR功能對于電視了。
拋去VR這層外衣,暴風超體的2代產品,在參數和價格上還是比較好看的。
搭載1.8GHz主頻4核CPU、8核GPU(未公布型號),支持VR計算和全景運動加速,搭配2GB DDR3運行內存、16GB eMMc 5.0閃存,支持H2.265 4K硬解碼,屏幕采用LG/Innolux進口4K屏,4K分辨率,內置暴風左眼+AcmGen4+Super-Scaler算法引擎,三維運動補償,3層增量擴散膜,3H防眩光不傷眼技術。音效內置密封倒相式大音腔音響,進口PEI振膜,支持暴風回音壁技術,提供音響光纖接口。系統搭載基于暴風VR-TVOS的暴風UI 2.0,支持風迷APP(手機)或VR遙控器控制。
以上的數據顯示,暴風TV的性價比還是極高的。但體驗究竟如何,現在還沒辦法進行判斷。
在發布會上,暴風用各種數據去吊打友商,用各種贊美之詞去致敬雷軍,一言一行很“互聯網”。
各種“跨界”“生態”也看得人眼花繚亂,一段致敬雷軍的文案更是“情懷”十足。互聯網公司開大會要玩的元素,在昨天的那場發布會上可謂是應有盡有。
暴風真的不再是那個低頭只搞技術的暴風了。
當暴風在發布會的PPT上打出“聯邦生態”四個字時,當暴風TV有了“XXX"版時,它和樂視又差在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