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時代下PayPal還能稱霸嗎?
6月13日,《財富》網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How PayPal Plans to Get Back on Top in Digital Payments》的評論文章,作者是By Leena Rao。作者認為,雖然PayPal在移動支付時代一度落伍,但該公司從eBay獨立出來后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未來該公司有希望重新成為數字支付領域的領導者。
下面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009年春天,電子商務巨頭eBay深陷困境,網購業務收入急遽下滑。由于經濟低迷,消費者削減了開支,與此同時,亞馬遜等競爭對手搶走eBay很大一部分市場,eBay的股價從2007年的峰值下跌超過80%。
eBay當時的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面臨著一系列棘手的問題,但是他和董事會有一個意圖扭轉局面的計劃。eBay擁有兩個具有很大的潛力的子公司——互聯網電話服務提供商Skype和在線支付行業先驅PayPal。但是,這兩個公司與eBay的核心業務并不契合。如果將這兩個公司拆分出去,eBay不但可以得到一大筆現金,同時也可以更加專注于拍賣和零售業務。早在2009年,eBay董事會投票決定拆分這兩個子公司。“這幾乎成為定局。”多納霍表示。
注意,這里的關鍵詞是“幾乎”。
2009年4月14日,eBay宣布拆分Skype的計劃。但是,多納霍對PayPal另有想法。當時,蘋果公司剛剛披露,其應用商店累計下載次數已經超過10億。而且,由于iPhone的崛起,許多科技公司高層正在思考智能手機成為商業工具的潛力。當時,PayPal是全球主要的數字支付服務提供商,已經擁有7000萬用戶,其支付業務每年增長20%。
多納霍越想越覺得拆分PayPal是愚蠢的做法。“移動設備正在崛起。”他回憶說,而且,“eBay和PayPal之間有明顯的協同效應。”與董事會其他成員溝通之后,多納霍發現他們的想法與自己相似。他們把想法付諸了行動:2009年7月份,在美國加州門洛帕克的一個度假酒店中,eBay董事會撤銷了拆分PayPal的決定。eBay選擇了PayPal的長期潛力。
但是,PayPal的這種潛力并沒有兌現。事后看來,eBay的決定使PayPal6失去了6年的自由,也改變了數字支付行業的歷史。業內人士和分析師認為,eBay從來沒有充分利用PayPal的“先行者”地位。相反,eBay使PayPal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它的競爭對手涌現了出來。這個延誤使PayPal失去了稱霸當今數字支付行業的良機,就像Facebook稱霸社交媒體行業、谷歌稱霸搜索行業那樣。PayPal的早期員工、風險投資家Keith Rabois說,在eBay的十年是PayPal“失去的十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eBay最終還是將PayPal分拆了。PayPal于2015年7月成為獨立的公司,擁有1.84億活躍用戶,為1400萬商戶提供服務。PayPal在2015年的收入達到了92億美元。
但是,PayPal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普通的電子支付而非移動支付。在一個移動時代,這讓人感到有點古怪。 福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電子商務分析師Sucharita Mulpuru說,PayPal在其他方面已落后。與此同時,Square搶占了移動支付市場。一些信用卡巨頭也加入了數字支付市場。在美國,蘋果公司的Apple Pay和谷歌公司的Android Pay瓜分了移動支付的蛋糕,但PayPal僅僅在歐洲進行了有限的試驗。“PayPal在創新上落后于亞馬遜或谷歌。”Mulpuru說。
這一切等待PayPal被拆分后的首席執行官丹·舒爾曼(Dan Schulman)來改變。“我希望消費者不只是每月兩次使用PayPal,而是每周兩次,然后是每天兩次。”舒爾曼說。他正在努力使這種希望成為現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PayPal不但努力完善eBay時代留下的移動轉賬應用Venmo,而且收購了一些有價值的新技術。
現在,PayPal最大的問題是它能否彌補失去的良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數字支付領域與時俱進。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布倫丹·米勒(Brendan Miller)表示,“現在,PayPal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擺脫過去。”
PayPal的創始人和早期員工包括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皮特·泰爾(Peter Thiel)和LinkedIn的聯合創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PayPal是全球第一個可靠的數字支付系統,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代幸存了下來,積累了1600萬用戶,并于2002年上市。上市短短幾個月后,它被eBay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PayPal的企業文化偏愛那些古怪的數學家和計算機天才,他們往往迅速作出決定,然后通宵編寫代碼。但是eBay的企業文化比較官僚化,新的創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批準。大多數被稱為“PayPal黑幫(PayPal Mafia)”的創新型領導者都離開了eBay。
eBay并不覺得有必要重塑PayPal,這是可以理解的。依靠PayPal,eBay在每一次拍賣交易中可以得到兩筆費用:一筆是拍賣提成,一筆是PayPal交易手續費。2002年,eBay上40%的拍賣交易是通過PayPal付款的,到2005年,這一比例上升到90%,并且以穩定的速度增長。但PayPal錯過了新興的支付方式——移動支付——的最初機遇,而這個機遇被Stripe、Square和Braintree等公司抓住了。
到2009年,eBay的高管們意識到,PayPal在移動領域落后了。在停止拆分計劃后,他們希望在移動領域追趕上去。PayPal在2011年獲得了一次關鍵的“人才收購(acqui-hire)”。當eBay收購移動支付公司Zong后,Zong創始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成為PayPal的總裁。馬庫斯迅速推出了一個名為PayPal Here的移動支付應用,該應用為小企業提供可以連接手機和iPad的信用卡讀卡器。馬庫斯還改造了PayPal的網站,而他最大的成就是在2013年收購芝加哥公司Braintree。Braintree專注于為創業公司提供在線和移動支付服務。更妙的是,Braintree旗下擁有移動轉賬應用Venmo。
在收購Braintree前,PayPal在移動領域幾乎毫無建樹,收購后卻擁有了該領域增長最快的公司。“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市場研究公司Monness Crespi Hardt的分析師James Cakmak說。這次收購的影響很快表現出來。2014年,Braintree處理的支付業務總額達到230億美元。次年,這一數字增加了一倍以上,達到500億美元。
這些結果帶來了另一個趨勢:PayPal的發展明顯比eBay快。2013年,PayPal的收入增長19%至66億美元,而eBay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只有12%,至83億美元。投資者感到惱火。2014年1月,資深的股東維權人士卡爾·伊坎(Carl Icahn)呼吁分拆PayPal,并引發了爭論。支持拆分PayPal的股東認為,分拆PayPal之后,PayPal可以經營得更好,而eBay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2014年6月,eBay董事會投票決定拆分PayPal。
拆分之后,舒爾曼成為PayPal的CEO。在充滿陽光的PayPal華盛頓辦公室里,舒爾曼描述了他對公司的愿景。他剛剛完成了與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和世界銀行行長金勇(Jim Yong Kim)的會面。在會面中,舒爾曼游說他們將先進的數字支付技術推廣到發展中國家。舒爾曼解釋說,PayPal應該成為每一種移動支付服務的提供商,無論是朋友間的轉賬還是在地鐵購買一個三明治。“這是一個復雜的棋局。”他說。
在這個棋局中,PayPal雖然不是一個卒子,但也不是王后,準確定位PayPa目前的地位是困難的,因為它的許多競爭對手——包括蘋果和谷歌——在移動支付領域都還是方興未艾。PayPal擁有1.84億用戶,這一點目前無可匹敵,但移動支付是PayPal的最大軟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全球移動支付總額有望在2018年達到1.2萬億美元。
要在潛力巨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分到一大塊蛋糕,PayPal需要在眾多強勁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蘋果2014年推出Apple Pay,現在為超過200萬家商戶提供支付服務,而且成為其他公司的應用內支付方式。據移動支付研究機構Crone Consulting的數據,每月有1200萬用戶使用Apple Pay。蘋果公司表示,Apple Pay每月增加數百萬用戶。谷歌Android Pay的用戶也在也迅速增長。ITG投資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史蒂夫·溫斯坦指出,相對于PayPal,蘋果和谷歌有一大優勢:它們都控制著一個操作系統(iOS或Android),這使它們能夠將支付服務無縫集成到手機。
收購Braintree之后,PayPal在為商戶和企業提供移動支付服務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該公司在店內移動支付服務方面是落后的。2015年,Square的店內支付服務為該公司帶來了12億美元收入。相比之下,PayPal在店內移動支付服務領域的技術很落后。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風險投資家、Visa公司前高管Alex Rampell表示,PayPal現在要追趕已經太晚了。
PayPal的強大競爭對手不僅包括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還包括信用卡巨頭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Card)、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等金融機構。這些信用卡巨頭與PayPal雖然有合作關系,但它們也推出了自己的支付服務(Visa Checkout、MasterPass和AmEx Express Checkout),所以也成了PayPal的競爭對手。其中,Visa Checkout已經擁有了數十萬用戶。
舒爾曼的第一項工作是分離PayPal和eBay的技術構建。PayPal的CTO悉瓦南達(Shivananda)改造了PayPal支付技術的基礎建構。下一步,PayPal需要擴張自己的移動支付業務。
2015年3月,PayPal以28億美元的價收購了移動支付創業公司Paydiant,擴大面向商戶的移動支付業務。Paydiant的技術被稱之為“white label”,零售商和銀行可以利用這項技術為自己的應用添加支付服務、客戶忠誠度計劃以及電子折價券。例如,通過這項技術,快餐連鎖店Subway的顧客可以使用Subway的官方應用訂購三明治并在線付款。
PayPal的子公司Paydiant和Braintree均獨立運作,并擁有自己的辦公區和領導層。舒爾曼認為,這有助于它們更快創新。舉例來說,Braintree被收購之前的首席執行官Bill Ready現在仍然掌管著該公司。在他的領導下,Braintree去年推出了One Touch服務。PayPal用戶在首次登陸One Touch之后,就可以在所有開通One Touch的商戶頁面實現安全便捷的支付,無需重復登錄。到今年四月,One Touch擁有超過2200萬用戶,成為PayPal增長最快的業務。
幾乎取得同樣快速增長的是移動轉賬應用Venmo。Venmo在2015年處理的轉賬業務總額達到75億美元。而在2016年1月,僅當月的轉賬業務就達到10億美元。 盡管Venmo沒有為PayPal帶來太多的收入,這一點與其他類似的應用(比如Square Cash和Google Wallet)一樣。但Venmo未來或許會改變這種局面。PayPal高管稱,Venmo的客戶都非常忠誠(它們通常每周三四次使用該服務)。舒爾曼認為,商家渴望得到這些忠實客戶,它們將樂于付費采用Venmo作為支付系統。這反過來也有助于使Venmo成為受歡迎的店內支付應用。
為了迎合那些厭倦了銀行卡的消費者,PayPal也已經開始擁抱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和加密貨幣技術(cryptocurrency)。PayPal升級了Braintree應用,升級后的Braintree可以接受比特幣付款。今年1月份,PayPal任命比特幣錢包Xapo的創始人卡薩雷斯(Wences Casares)為董事會成員。
國際匯款業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去年七月,PayPal以8.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國際匯款服務創業公司Xoom。Xoom用戶可以不必去銀行進行國際匯款,在移動設備上就可以操作。在Xoom應用上,用戶可以向53個國家的收款人轉賬。使用Xoom需要銀行賬戶或者信用卡賬戶,但它比去銀行轉賬辦公更安全、更便宜。最起碼,Xoom用戶不用在銀行里排隊等候。
同樣重要的是,Xoom使PayPal在移動支付領域獨樹一幟。如果PayPal實現了舒爾曼的愿景,其業務廣度也許可以彌補該公司在失去的十年里缺乏創新這一缺陷。“我們想要重塑整個世界的數字支付系統。”舒爾曼說。“以前,我們的支付系統只是讓用戶在網站上點擊一個按鈕,但我們渴望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