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醫保移動支付三方暗戰 深圳成必爭之地

作者:馬歡
來源:時代周報
日期:2016-06-28 09:55:37
摘要:公共醫療資源“僧多粥少”的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全國城市的前面,在全國首先試點醫保移動支付。

  公共醫療資源“僧多粥少”的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全國城市的前面,在全國首先試點醫保移動支付。

  去年6月,深圳于全國首先出臺《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一年間,從取消編制、全面放開醫師執業注冊地點限制、首張醫生集團營業執照落戶、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團購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推進,在全國堪稱醫改先鋒。

  6月15日,深圳市人社局聯合多家互聯網支付公司及試點醫院打造醫保移動支付平臺,參保人通過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平安壹錢包)綁定加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即可通過手機完成醫保的門診掛號支付和診間繳費,避免長時間排隊。

  時代周報記者從深圳市人社局獲悉,深圳是全國首個通過互聯網渠道完成醫保移動支付的城市。目前,已在17家醫院進行試點。數據顯示,深圳市參保市民近1200萬,如果該模式擴至全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將超過10億。

  這距離移動支付進入醫院,已經過去兩年。

  值得關注的是,在前述三個平臺中,支付寶率先于5月31日宣布與深圳市人社局的合作,其醫保移動支付在國內破冰。這一深圳醫改領域的移動支付三方暗戰,也成為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大戰的延伸。

  首次試點:接受尚需時日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是首批試點的醫院之一。早在6月初,醫院就開始推廣該平臺了。醫院各門診部門口,不僅擺放著宣傳板,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指導市民使用。

  家住廣州的劉女士是在深圳探親時來這里看病。她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州的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早就取消了現場掛號,所有掛號和支付都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完成,不過都得自費,醫保報銷起來很麻煩。意外的是,“想不到深圳可以直接綁定社保卡”。

  在深圳,現在只需打開支付寶上的“城市服務”,選擇“智慧醫院”,按照提示選擇門診和醫生,然后掛號,在支付的時候選擇醫保支付,就會自動跳轉到綁定金融社保卡頁面,按照提示只需3步即可完成綁定,同時一鍵支付掉掛號費,包括醫保和自費。

  患者按照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可直接到醫生診室門口排隊候診,醫生開完處方單后,手機會馬上收到繳費提醒,站在醫院的走廊上拿出手機打開支付寶,就可以完成支付。

  這樣的場景,足以顛覆過去掛號和付款都動輒排隊半天的習慣。

  盡管掛號和支付十分方便,但大部分患者仍然選擇現場掛號和繳費,在婦科門診門口,護士臺掛號長隊,將整個候診室都擠滿了。

  “深圳人還不太習慣用手機看病”,被門口人流擠得有些不耐煩的劉女士表示,雖然她沒有深圳社保卡,但還是用支付寶的智慧醫院自費掛上了一個號。

  另外時代周報記者發現,目前只能預約當天掛號,且每天17:00以后無法再掛號。

  對此,深圳市人社局方面解釋,目前醫保移動支付僅支持當天號源,通過掛號預約平臺預約掛號的用戶,暫時需要線下繳費。“我們會督促醫院和就醫平臺改善系統,預計會在7月初各家醫院逐步實現預約掛號。”

  此外,目前的試點中上線的主要功能是掛號和繳費,普通醫療和綜合醫療都可以使用,但不包含特病、特檢、健康體檢、預防接種、重疾等特殊門診。生育保險的移動支付也暫不支持。

  移動醫保進行時

  目前,深圳試點醫保移動支付支持支付寶、微信、平安壹錢包三個平臺。根據深圳市人社局的要求,三家支付平臺在合作中提供身份驗證服務,并不涉及醫療數據的交換。

  其中,華康醫療旗下移動醫療APP“就醫寶”與平安壹錢包合作,患者可以通過APP綁定醫保卡,完成掛號、繳費、去報告等一系列流程,不過,時代周報記者發現,就醫寶的APP目前醫保卡暫時只支持深圳市中醫院。

  騰訊也在今年4月與深圳市人社局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要求,加快推進互聯網與人社局公共服務各項業務的深度融合。此外,與深圳市政府的合作領域包括醫保移動支付、移動應用的開發、大數據分析等在內的六個方面。

  另一簽訂戰略協議的支付寶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5月31日試運行以來,在尚未有規模性推廣的情況下,綁定金融社保卡的用戶近2萬人,單日綁卡數亦保持了迅猛增長態勢。螞蟻金服醫療行業總經理王博曾稱,“支付寶未來醫院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一站式的健康管理平臺”。

  6月21日,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信息協會與華康移動醫療聯合舉辦深圳市智慧醫保在線支付項目研討會,深圳近50家公立醫院代表、全國知名信息化專家以及互聯網企業代表聚集交流實踐經驗。

  “以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為例,日均門診量達到8000多人次,一半以上患者為深圳市醫保參保人群,有了醫保在線支付服務后,可使醫院服務窗延伸至每一部手機,解決原本需多次排隊的麻煩。”華康醫療CEO劉波在研討會上舉例。

  深圳市人社局方面也表示,試點成熟后將向全市所有定點醫院開放醫保移動支付。

  深圳醫改進行時

  “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深圳,在醫改方面近年頻頻有大膽的改革舉措,2012年投入使用的港大深圳醫院,就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醫改樣本。

  而去年6月8日,深圳再成為全國第一個印發公立醫院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試點城市。當時那份方案中, “取消編制”和“全面放開醫師執業注冊地點限制”備受矚目。

  2016年3月15日,在改革方案的鼓勵下,中國第一張帶有“醫生集團”字號的工商執照在深圳誕生。深圳市衛計委透露,深圳博德嘉聯醫生集團醫療有限公司正式批準注冊,該公司由廣東首個“私人醫生工作室”發展而來。這個營業執照的誕生也表明了醫生集團作為一個新行業的誕生,醫生可以在合法的商業組織中從事自己的醫療活動了,集團內的醫生也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始新的執業模式。

  一個多月后,深圳市羅湖區公立醫院改革探索項目“社區智慧藥房”正式上線,由廣藥聯康把專業的藥品物流服務延伸到醫院藥房,提高醫院藥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到了5月,深圳市醫改辦就《深圳市公立醫院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向深圳市發改委、財政委、醫管中心等相關單位征求意見,其中提出對深圳市公立醫院藥品采購方案進行改革,要求通過“推行藥品集團采購(GPO)”,使公立醫院藥品費用上漲得到有效遏制,實現藥品降價30%。并且承諾到2017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下降到25%以內。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