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電梯物聯網究竟為何物?
在不久前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隆重發布了電梯物聯網解決方案。這是繼電力物聯網、照明物聯網之后,華為在物聯網領域的又一次重大進展。方案的發布獲得客戶及媒體的極大關注。那么華為電梯物聯網究竟為何物?下面我們為大家一一解讀。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據相關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球電梯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500萬臺。每天有數十億人次乘坐電梯。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隨著全球城市化的深入,到2050年,將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那么電梯作為建筑物的重要部分,必將影響更多人的生活。

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電梯物聯網呢?這要從電梯廠商面臨的問題說起。電梯的運行維護有兩個老大難。
Question 1
檢修時間長:對于傳統的電梯檢修,依賴于人工告警,導致故障定位難,檢修時間長。通常每年電梯檢修導致電梯停止運行數天。影響市民的出行效率。按照每年每部電梯檢修停運2天計,按全球現有電梯保有量,每年電梯的停運時長達3000萬天/年。
Question 2
運維成本高:傳統電梯運營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現場巡檢,每月至少2次,巡檢工作量大,運維人力成本高。按照每部電梯每月檢修2次計,按全球現有電梯保有量,每年的檢修次數是3.6億次/年。
這些數據表明,在效率和成本上存在巨大的優化空間。同時,隨著電梯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這些問題的影響越發凸顯。
華為電梯物聯網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廠商和客戶創造價值的呢?
1. 邊緣計算,實現預測性運維
電梯物聯網具備邊緣計算能力,通過應用的本地部署,實現了數據實時處理、本地預分析,故障實時預警。同時通過邊緣計算與云端大數據分析協同,實現預測性運維。

2. SDN架構,實現統一管理
華為電梯物聯網通過采用SDN架構,同時支持基于虛擬化的分布式部署,實現了千萬級終端接入點的統一管理,部署和控制。從而為大量電梯的海量接入終端(傳感器、攝像頭、轎廂話機等)提供了集中管理方式。
3. 四重安全機制,保障數據安全
終端OS系統本身包含安全組件,保障終端安全;芯片采用專用TPM安全芯片保證設備安全啟動和數據安全傳輸;通信管道通過IPSec等安全的VPN通道,確保數據傳輸安全;同時通過設備接入認證、分權分域管理,保障管理平臺安全。

4. 開放架構,創新增值
電梯物聯網中的敏捷物聯網關融計算、存儲、語音、數據等功能于一體,可連接攝像頭、廣告屏等,并通過敏捷控制器開放給第三方軟件開放商,為電梯廠商提供廣告媒體、流量經營等增值業務。
華為電梯物聯網架構技術上的創新,使得電梯廠商面臨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實現電梯運維成本降低50%,電梯運行業務中斷時間降低90%。安全開放的架構,在保障數據安全的提前下,支持增值業務部署,促進商業模式創新。
通過以上剖析,我們對電梯物聯網有了深入的認識。電梯到底是如何實現聯網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電梯物聯網的構成。

華為電梯物聯網有五個模塊組成,包含電梯終端傳感,物聯網關、敏捷控制器,IoT平臺和電梯運營的應用系統:
1. 電梯終端傳感
電梯終端傳感主要用于電梯運行數據采集,比如開關門信息、告警信息、攝像頭監控等。
2. 物聯網關
物聯網關提供豐富的工業物聯接口實現終端傳感數據接入,數據通過LTE/3G上送至應用平臺。
3. 敏捷控制器
敏捷控制器物聯網關主要進行電梯物聯網海量設備管理,通過開放接口對接各種行業應用。
4. IoT平臺和應用系統
IoT平臺和應用系統進行電梯數據管理和大數據分析。
每一個優秀的方案背后都會有明星產品的身影。AR505則是電梯物聯網方案中的網關明星。這款只有手掌大小的設備,可謂是“小身軀,大本領”。具有豐富的接口,支持邊緣計算,開放接口可以與電梯應用平臺無縫對接,實現對電梯的遠程監控及管理維護。

2015年頒布施行的《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第六條明確指出,鼓勵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等單位采用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手段,提高電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范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
隨著數字化的深入,政府和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電梯的管理維護必將走數字化之路。這才是電梯物聯網產生的大背景。開啟企業數字化,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