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對手都承認海爾空調創新強,為啥只排第三?
其實,這種私下的說法有兩方面最直觀的依據。一是海爾空調單品創新比行業好,二是智慧轉型比行業早。
先看海爾空調的單品創新在行業里的領先性。自2012年開始,海爾行業首推圓形帝樽空調,僅一年多時間,圓形空調成為市場主流。2013年,海爾推出天樽空調解決百年空調病難題,而風洞設計具有高識別度,看到空調的外觀就能讓消費者聯想到海爾空調。去年8月,海爾又獨創自清潔空調,因為空調會洗澡,上市以來銷量實現200萬套,現在行業都在宣傳"自清潔","自清潔"成為行業熱詞。
另外,海爾空調的智慧生態轉型也比行業早。2014年,海爾發明了中國空調的"空氣生態圈",并基于生態圈2年的運營誕生大數據智能,用407億條大數據為用戶提供智慧服務。今年以來,行業各品牌紛紛從單品智能轉型到智慧生態,這也成為2017冷年空調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海爾空調也在行業率先實現從智能產品、智能互聯工廠到智能服務的全智能布局,并被行業跟進。
海爾空調在創新能力與智能趨勢上連同行都積極跟進,可這沒能改變海爾空調行業第三的位置。筆者對比了格力、海爾、美的的各項指標,發現海爾空調之所以沒有改變行業地位,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營銷宣傳投入少,二是網絡數量少。
首先從營銷宣傳投入看,據Adexpower(廣告監測軟件)、中天星河、艾瑞咨詢等聯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冷年美的廣告總投放量9.4億元位居首位,格力總投放量6.6億居第二位,而海爾投放費用僅為1.1億元。與美的、格力比,海爾在廣告投放上根本沒有可比性,甚至就連奧克斯的廣告投放在今年7月份也已經超過了海爾。
其次是銷售網絡數量少也是削弱海爾空調創新力發揮的重要因素。雖然海爾鄉鎮網絡有3萬多家,但打開這個數字看,海爾空調的鄉鎮網絡僅是1.3萬家,較格力的2萬余家以及美的的1.8萬余家都有較大的趕超空間,網絡數量少必然造成對消費者的覆蓋面小,這是造成海爾空調行業地位與產品創新能力強不匹配的另一個原因。
海爾空調最欠缺的就是營銷宣傳,銷售網絡數量也低于格力、美的,這兩個條件成為制約海爾空調創新產品市場上量最直接的因素。久而久之,行業里私底下就形成了"海爾空調的創新能力連對手都承認,可就是一直排名第三"的普遍說法。可見,在家電領域,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網絡與很好的宣傳配合,單靠產品好很難在市場上取得與創新能力相匹配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