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Bluemix公有云入華,IBM加入云大戰,祭出三大殺器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云科技時代
日期:2016-10-25 10:16:48
摘要:中國和印度正在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云計算廠商爭奪之地。根據451 Research在今年9月發布的調研數據,在兩地有近200家云服務商,向本地客戶提供IaaS、PaaS和SaaS服務。451 Research預測中國到2020年將創造159億美元的云計算市場,而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營收為1435.3億美元,也就是說屆時中國將占全球云計算市場11%的份額。

  上圖為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揭開了Bluemix公有云落地中國的大幕

  中國和印度正在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云計算廠商爭奪之地。根據451 Research在今年9月發布的調研數據,在兩地有近200家云服務商,向本地客戶提供IaaS、PaaS和SaaS服務。451 Research預測中國到2020年將創造159億美元的云計算市場,而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營收為1435.3億美元,也就是說屆時中國將占全球云計算市場11%的份額。

  2016年10月19日,IBM宣布正式與中國的IDC服務提供商世紀互聯共同在華落地Bluemix公有云,這也意味著IBM全面加入中國市場的云計算大戰。IBM Bluemix現已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公有云平臺之一,而IBM云業務在過去的一年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根據剛發布的IBM第三季財報,IBM云業務營收在過去的12個月內達127億美元、年同比增長了44%,而以在線服務模式交付的云服務業務更大漲66%達75億美元。

  451 Research認為,隨著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正在形成新格局,微軟、亞馬遜云與IBM正在爭奪主流云平臺的主導權和話語權。而能為開發者提供全面PaaS能力的微軟與IBM,正在全力爭奪下一代開發者。為了差異化自己的競爭力,IBM還同步推出了物聯網、區塊鏈和大數據及分析等特色,以吸引廣大開發者和軟件開發商加盟自己的云生態。

  羅睿蘭親臨清華布道新技術  


  上圖為IBM公司董事長羅睿蘭對話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

  就在Bluemix公有云正式落地中國的前兩天,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羅睿蘭(Ginni Rometty)在10月13日親自來到清華大學,借清華的主場向國內廣大在校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布道新技術。自2014年成為清華顧問委員會成員,這已經是羅睿蘭第二次訪問清華。

  在主題為“轉型,奔向認知商務時代”的演講中,羅睿蘭介紹說IBM在云端、大數據、移動和安全等戰略創新方向開發了很多新的能力。但是打造新一代數字基礎這一理念將不斷地改變,新的技術將不斷涌現,區塊鏈就是其中的一種。羅睿蘭相信,區塊鏈技術絕對有機會、也有條件可以徹底顛覆和改變今天的交易模式。

  緊接著在10月19日,IBM就宣布與沃爾瑪和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食品安全領域展開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改善食品追溯、運輸和銷售。三方專家將使用IBM區塊鏈技術來實現食品跟蹤、供應鏈透明化和可審計功能,從而完成從供應商到商店貨架再到最終消費者的全程數字化跟蹤。每一環節的信息將被輸入到區塊鏈中,每筆交易的信息也都要得到網絡中所有成員的共同許可,一旦達成共識就會形成無法更改的永久性記錄。

  除了區塊鏈,人工智能也是羅睿蘭清華演講的重點。她說當所有公司和人都已經數字化轉型后,還能有什么差異化優勢?答案就是認知商業,我們將迎來一個認知的時代。以IBM Watson為代表的認知計算和認知商業,將在今后數十年的時間里不斷深入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運行。

  Bluemix公有云帶來了“三大件”  


  上圖為IBM大中華區云計算業務總經理胡世忠表示Bluemix是一個生態

  那么,到底什么是IBM Bluemix云呢?2014年,IBM投資10億美元用于開發Bluemix云平臺,Bluemix是基于Apache基金會的Cloud Foundry開源PaaS架構,提供了超過150種工具與服務,涵蓋大數據、移動應用、Watson、分析、整合、DevOps、安全和物聯網等各領域。截止到2016年3月,Bluemix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周吸引2萬名開發者、每個月新上線12萬個APP應用。

  簡單地理解,Bluemix主要面向開發者提供開發、運維一體化的云服務,目前分為三個版本:Bluemix公有云、Bluemix Dedicated專屬云和Bluemix Local私有本地云。與國外的發布順序正好相反,國內Bluemix先于2015年12月發布了Bluemix Local私有本地云,之后是今年7月發布的Bluemix Dedicated專屬云,最后才是10月發布的Bluemix公有云,這個順序其實也對應了國內的企業應用環境。

  盡管比國外晚了兩年,但是這一次Bluemix公有云正式入華,卻是帶來了三大關鍵性特色應用:大數據、物聯網和區塊鏈。過去幾年間,IBM豪擲了超過250億美金,用于收購相關的大數據存儲、處理、管理與分析技術公司,連同自己的數據倉庫DB2一起都搬到了云上,形成了一個由超過25種基于云交付的大數據技術所組成的大數據技術生態,其中包括了最流行的開源技術,滿足了企業用戶對于數據庫的各種需求。

  在物聯網方面,前不久IBM剛宣布投資2億美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IBM Watson物聯網事業部的新全球總部,結合區塊鏈、安全、Watson物聯網技術等形成新的物聯網能力。其中一項就是把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起來,可在一個安全的專用區塊鏈中共享物聯網數據,從而開展跨越人和物的龐大網絡業務。此外,IBM與思科還在今年6月雙方宣布將共同向中國公司提供核心的實時數據分析功能。

  區塊鏈是IBM繼Watson認知計算系統之后的又一個殺手級服務。IBM是最早投入區塊鏈技術研究的IT公司,2015年底宣布支持由Linux基金會成立的HyperLedger超級賬本項目,并成為創始成員企業。IBM杰出工程師、IBM云計算部門開源技術首席技術官、HyperLegder聯盟TSC主席Christopher Ferris來到了本次Bluemix公有云落地中國的現場,他介紹說IBM已經推出了基于HyperLedger的區塊鏈代碼V 0.6版本,計劃于明年推出V 1.0版本,該代碼以聯盟鏈為核心思路,可滿足大型企業對區塊鏈的企業級需求。

  當然,正如IBM大中華區云計算業務總經理胡世忠的觀點:Bluemix還能做更多。但僅就大數據、區塊鏈和物聯網這“三大件”,就已經能夠吸引很多開發者、軟件開發商了。最為重要的是IBM對整個開源社區的支持力度,以及連接開源軟件與傳統企業IT環境之間的能力。2016年10月22日,IBM獲得市場調查公司Frost & Sullivan授予的“年度云計算公司”稱號,主要就是因為IBM云提供了廣泛而全面的連接工具,讓企業可以在混合云環境中很容易地創建、部署和管理一系列靈活的應用及微服務。

  聽聽用戶怎么說?  


  上圖左起IBM Bluemix大中華區銷售總監嚴旭初、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網互動運營中心總監馬樺

  在2016年中國云計算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世景象中,廠商說話往往不如用戶發聲更有說服力。那么,對于最后入場的IBM Bluemix云服務來說,用戶的體驗到底如何?是否能夠真正實現IBM所承諾的那些先進功能呢?

  2016年由VAUDE(德國)中國區授權賽事運營公司舉辦的“騎闖天路”分為西藏天路系列和天際之路系列,西藏天路系列包括川藏天路、青藏天路、滇藏天路、新藏天路四大賽事。比賽從10月10日啟動,騎手們要完成從四川至西藏10天賽程共2000公里路線,去年舉辦的首屆比賽是人類首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帶舉行的自行車耐力賽。

  央視網在前不久的奧運報道結束后,想嘗試更新的傳播形式,準備直播“騎闖天路”的過程中嘗試數據化體育賽事報道。央視網在今年的十一前找到了IBM,期望能一起做一個實時數據監測與展示APP,用于直播每個選手的實時數據,包括當前總排名、當前海拔、當前心率、今日已騎行公里數、車輪運行情況等數據。

  這個項目的最大難點在于318國道上往往連3G、2G信號都沒有,經常出現選手出發之后就完全掉線了,采集數據、緩存數據、保持數據的連續性等都是挑戰。央視網、IBM Bluemix云團隊、IBM中國開發中心大數據團隊、IBM物聯網團隊、自行車碼表供應商團隊等組成了項目團隊,在兩周的時間里完成了該項目。該項目從40多個賽手的自行車碼表和可穿戴設備收集數據,通過基于MQTT(IBM物聯網協議)的手機應用上傳到基于Bluemix的IoT物聯網平臺,再通過Node.js應用進行數據處理后,由Cloudant大數據云服務存儲于云端用于查詢。

  央視網互動運營中心總監馬樺表示,他從去年初開始了解IBM Bluemix,有幾個方面比較吸引他:首先Bluemix平臺面向開發者,這就意味著不用從底層、從零開始,也不用考慮后期的部署和運維;其次Bluemix提供了很多現成的技術,例如本次項目中用到的MQTT消息系統,可以在網絡斷掉時緩存數據,等到網絡恢復之后繼續上傳。而Bluemix之上的Cloudant開源分布式數據庫,專門適用于高并發實時數據服務以及移動終端APP開發。

  當央視網找到IBM的時候已經是9月23日,9月25日啟動了項目開發,直播則是從10月7日比賽團隊集訓就要開始,因此技術開發和部署的時間也就兩周而已。央視網與IBM中國開發中心的技術團隊這個十一并沒有休息,在整個開發過程中雙方一直在線上保持溝通,以敏捷開發方式搶在開播前的兩周內完成了項目。

  在對比其它云服務廠商的時候,馬樺說他主要從技術與應用的全面性、通用性和開發性三個維度做評估。國內的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等以及國外的AWS、Bluemix等都在他的觀察范圍之內,而最終考慮與IBM Bluemix合作的重要一點還是在于IBM是真正意義上面向開發的云,其它的云更多提供的是基礎設施,自己還要在運維和前端開發方面做大量的工作。Bluemix由于是面向開發的云服務,開發交付速度非常快,也不用擔心部署和運維的問題。

  馬樺表示,這一次央視網和IBM的合作只是一個起點,后續還將考慮更多的合作,包括視頻、傳播、大數據、認知計算等等。特別是Bluemix的開放性與服務導向,可以把云應用開發交由第三方承擔,后期從運營收益中分成即可,這樣的合作模式就打開了全新的空間。

  在今年8月IBM公布第二季財報時,IBM云計算首席技術官Jim Comfort就曾說過,“我們入場,就是要贏的!”胡世忠則不斷強調,Bluemix不僅是面向開發者的云平臺,更是IBM所有在線服務和API的融合點,一旦連上Bluemix也就連通了所有IBM的云服務和API。原來,IBM從一開始就知道,云將給他們的業務帶來顛覆性影響。

  傳奇CEO郭士納曾說:“本行業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是每隔10年左右,你就有機會重新劃分競爭領地。”那么,105年的IBM能否在云計算時代重生?能否重新劃分競爭領地?從羅睿蘭充滿自信的微笑中,你就能找到答案。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