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北京公交集團:一張IC卡走遍京津冀 將不再遙遠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千龍網
日期:2016-10-08 09:56:15
摘要:近日,北京公交集團對外發布“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將圍繞首都“四個中心”新定位,立足首都,全面提升公交服務質量,保障首都城市運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公交集團圍繞國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戰略,以遠郊區縣作為支撐和支點,積極發展區域合作,努力爭取增量資源,服務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張IC卡走遍京津冀,不再遙遠。

北京公交集團:一張IC卡走遍京津冀 將不再遙遠

  近日,北京公交集團對外發布“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將圍繞首都“四個中心”新定位,立足首都,全面提升公交服務質量,保障首都城市運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公交集團圍繞國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戰略,以遠郊區縣作為支撐和支點,積極發展區域合作,努力爭取增量資源,服務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張IC卡走遍京津冀,不再遙遠。

  提升運營服務質量 引領綠色出行新時尚

  落實公交優先戰略,以“減重復、增覆蓋、便接駁、提運速,推進微循環,豐富多樣化”為思路,初步建成科學的“快普支微”四級線網體系。推動公交專用道施劃,配合廣渠路等次級環路通車,全面構建公交快速通勤系統,完善換乘設施條件,加強與軌道交通線路有效銜接和便捷換乘。繼續實施“城優郊進”戰略,優化遠郊區公交線網布局,注重接駁換乘功能提升,推進房山和北京行政副中心(通州)區域示范公交服務建設,力爭讓郊區市民享受到同質、同價的公交服務。根據市民的出行需求,繼續發展夜班線網,增加天通苑、回龍觀、房山、大興、亦莊、通州、順義等大型居住社區和郊區縣的服務覆蓋,并在四環路上開通夜班線路,到2020年底,夜班線路規模達到約44條。

  到“十三五”末期,公交集團將實現線路總長度22000公里,年行駛里程12.95億公里,年客運量30.46億人次,運營車數22780輛的運營規模,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公交集團還將繼續拓展多樣化服務,做強做大定制公交和直達專線業務,為市民提供更多出行選擇;豐富觀光線路、節假日專線等多樣化服務品種和內涵,滿足乘客個性化出行需求,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多樣化服務產品和模式,與其他客運方式有效銜接,預計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多樣化公交線路突破500條,以優質的服務引領市民綠色出行新時尚。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新能源公交突破1.1萬輛

  公交集團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和超低排放公交車,積極推進綠色科技公交建設。

  在“十三五”期間,公交集團將以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為主,輔以低排放標準的歐VI柴油車,合理調整車型配置,車輛技術與環保排放水平保持全國前列。預計到2020年,配套建成充電樁2000個左右,新能源車將突破11000輛,占到車輛總數的50%以上;LNG、CNG天然氣車7000余輛,占總數的32%;歐VI標準柴油車3700余輛,占總數的16%。

  屆時,公交集團運營車輛平均氮氧化物排放為0.43克/千瓦時,PM接近零排放(為0.001克/千瓦時),平均排放水平優于國V水平,接近歐Ⅵ水平。

  融入京津冀發展 便捷三地居民出行

  圍繞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大京津冀跨域公交線網頂層設計研究,立足北京區域客運服務業務,適時向北京周邊地區拓展客運服務,增加公交服務覆蓋率。發展與河北省承德市、寬城縣的跨境線路,加密廊坊地區各縣市與北京市域的交通聯系,發展天津市郊區縣與北京市域連通的跨境線路,根據客流需求,適時開拓跨境線路,方便三地居民出行。

  目前,公交集團已有39條跨境線路通往河北各地,“十三五”期間,將繼續鞏固擴展現有外埠市場運營線路,以遠郊區為支撐和支點,規劃建設一批公交場站、樞紐等基礎設施,發展一批跨域公交線路;強化地面公交與城際城郊鐵路換乘,做好與中心城區外圍軌道站點、進城公交干線首末站的銜接;結合首都新機場建設,根據客流需求探索開通津冀地區公交線路;研究試行城市門戶的多樣化公交服務,推進毗鄰地區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主動在省際客運公交化運營中發揮示范作用;配合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建設,推進公交線路刷卡機具、數據統計分析系統等建設和升級改造。

  結合2022年冬奧會對公共交通的需求,依托“張家口—延慶—北京”奧運場館、城際鐵路、地鐵等重要交通節點,進行公交線路設計、場站規劃建設,為冬奧會提供交通運輸保障服務打好基礎。

  加快信息化建設 構建“智慧公交”體系

  構建具有信息網絡與安全、數據中心、集成服務以及綜合展現四大功能的公交基礎信息云平臺,為“智慧公交”體系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促進互聯網與公交深度融合,創新服務手段,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公交海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在線處理和價值挖掘,為企業提質增效和運營服務優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完善公交電子商務平臺,拓展移動支付和公交“e路通”服務功能,整合汽車租賃、旅游餐飲和廣告傳媒等業務板塊,構建一體化電商平臺,讓市民享受到便捷、豐富、實用的公交海量服務。

  “十三五”期間,嘗試在公交車、場站、中途站建設無線互聯網接入,為乘客提供互聯網入口服務,實現智慧車廂、智慧站臺的建設。探索電子站牌系統建設新模式,通過申請政府投資與市場化融資相結合的方式,借助“互聯網+”思維,在長安街、二三環路、兩廣大街、平安大街、東單大街、西單大街、通州區主干路進行電子站牌覆蓋。

  完善公交基礎設施 改善乘客出行環境

  加快實施康家溝、郭公莊等一批首末站、保養場、中心站建設,建成現代公交基礎設施體系,努力解決因場站不足制約線網發展、保修基地布局、接駁軌道交通、停車困難、車輛能源結構調整等問題,為線網優化和公交運營提供堅實保障。

  “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改造項目35處,其中包括:五里店、石龍、康家溝、保修西部、高碑店、王佐保修基地等6處保養場,土橋、未來科技城、龍泉鎮西、石龍、望京、溫泉等6處中心站,17處首末站,郭公莊、馬官營中心站、慧忠里中心站等3處立體停車場,廣渠路1處快速公交,2處新能源項目。繼續加大老舊場站標準化、專業化改造力度,全面實現場站設施現代化,提升場站功能,提高場站信息化水平,加強場站安保能力,改善乘客乘車和員工生產生活環境。“十三五”期間,每年完成30-50處老舊場站改造。

  做優出租車、旅游和長途客運產業

  引入“互聯網+”經營模式,深化出租車改革,開發新能源出租車項目,整合出租車輛資源,拓展政務用車市場;發展“城市智慧旅游”,結合首都核心功能、現代化國際都市和文明古都的城市定位和旅游資源,開發具有公交特色的新的旅游產品,加快構建城市旅游觀光線網和京津冀旅游輻射網;結合2022年冬奧會及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充分發揮旅游咨詢等新型旅游產品的輻射作用,加快建設旅游綜合服務產業鏈;加快長途業務轉型升級,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