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谷曙光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廖應成博士應邀參加2017年RFID世界大會
作為2017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IOTE)春季展的同期會議,3月29-30日,2017(第十一屆)RFID世界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RFID世界大會是RFID行業頗具影響力的高端專業會議,本屆大會共吸引了400余位RFID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優秀企業、行業權威專家、RFID終端用戶代表共同參與。作為“有源RFID+WSN”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全程參與了IOTE物聯網博覽會的展覽,同時,成都西谷曙光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廖應成博士也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出席了RFID世界大會并在主會場的第一天發表了題為《從IT互聯網到TT物聯網》的主題演講,并應邀參與當天的《中國RFID的國產化與國際化》圓桌論壇,與數位業內大咖共同探討物聯網行業的熱點問題。

廖應成博士(右三)出席RFID世界大會《中國RFID的國產化與國際化》圓桌論壇
在《從IT互聯網到TT物聯網》主題演講中,廖應成博士首先回顧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變遷史:從CT時代(傳統語音通信)-> IT時代(互聯網數據通信)-> TT時代(Things to Things, 即“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并指出,IT互聯網時代局限于“靜態數據+低價值流量”的模式,而TT物聯時代的“活數據+高價值信息”趨勢已愈加明顯,物聯網產業大有可為。

廖應成博士回顧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廖應成博士對“IT互聯網+”與“TT物聯網+”的對比分析
在即將到來的TT物聯時代,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以“低功耗、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方式,把大量傳感器采集的原始數據(身份、位置、狀態等信息)回傳到互聯網,也即物聯網的“最后一公里”接入難題。針對此難題,廖應成博士介紹了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LDSW(低占空智能無線通信)技術,此技術與傳統的和現有的其他物聯網通信技術相比有著明顯優勢,已獲得了國內外26項專利并且早在2010年就已得到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的高度評價并一致投票通過成為新的ISO-18000-4有源電子標簽國際標準的技術基礎。廖應成博士強調,西谷曙光的LDSW技術是目前唯一可以滿足IEEE所有要求的物聯網底層傳輸技術。

LDSW技術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集合遠距離射頻識別,實時定位,傳感器集成以及無線遙測遙控多種功能基于一身,實現了超遠距離、超低功耗、多頻道協同的智能化無線數據采集傳輸。同時,LDSW也是一種高度通用的技術,利用LDSW技術,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對管理目標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定位)、狀態信息(傳感器數據)的自動采集和控制的可靠傳輸,從而滿足了各種物聯技術傳輸的根本需要

基于LDSW技術,廖應成博士和西谷曙光團隊提出了“TT網絡架構”,為物聯網的落地提供了一個端到端的方案。廖應成博士指出,TT網涵蓋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管理等各個環節,將成為新一代信息服務的戰略高地。為此,廖應成博士提到一個關鍵信息,即LDSW芯片將于2017年10月面世,這將讓LDSW技術以更便捷、更低成本的方式為物聯網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帶來更大的助力。這一消息引起了與會人士的特別關注。

在演講中,廖應成博士還強調到,成都西谷曙光于2016年底獲得CCIA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正式授權,發起建立CCIA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低功耗無線通信委員會,旨在推進整個低功耗無線通信產業的發展。同時,在低功耗無線通信委員會的架構之下,成都西谷曙光特別發起了LDSW產業應用推進聯盟,旨在聯合物聯網行業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共建LDSW物聯網產業生態鏈。

西谷曙光專注于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超低占空比智能無線傳輸技術”(LDSW: Low Duty Cycle Smart Wireless)為核心的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包括智慧停車、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倉儲、人員物品定位等方面的解決方案和產品。
西谷曙光蓄力13載,力求精益求精,以蓬勃之勢邁向物聯網產業發展新高地!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