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電信已建置15萬個NB-IoT基站,深耕3000+大客戶

作者:趙建軍
來源:通信世界網
日期:2017-04-14 09:08:02
摘要:非常榮幸有機會匯報一下中國電信關于物聯網的思考,我講的題目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構建NB-IoT精品網絡,第二是打造物聯網生態平臺,第三是推動物聯網開放合作。
關鍵詞:NB-IOT電信

  非常榮幸有機會匯報一下中國電信關于物聯網的思考,我講的題目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構建NB-IoT精品網絡,第二是打造物聯網生態平臺,第三是推動物聯網開放合作。

  眾所周知,全球物聯網市場正在加快發展,中國的熱度可能更高一些,各大機構也都做了非常樂觀的一些預期。

  據相關研究機構分析,到2020年公眾物聯網連接預計可達17%,由于原來2G網絡本身的一些弊端,中國電信在物聯網方面發力相對較遲,實現第一個1000萬連接的時候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但是到了最近達到新的1000萬的增長大概只用4個月,后續還會在進一步加快!

  然而,物聯網仍有很多漏洞,包括倪院士提到的安全方面、自主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問題。芯片、通信流程,自身的標準、規范性,包括在終端使用上面,由于行業之間密切相關,在終端的多樣性方面也給產業發展帶來制約。包括運營商網絡存在同樣的問題,2G、3G主要是面向人們通信,在整個容量的承接方面,以及適應物聯網不同的速率和QoS保障在彈性上面來講是比較差的。

  面對上述的問題,中國電信的解決方案是:

  一中國電信積極部署NB-IoT精品網絡,已建越15萬個NB-IoT基站,占全網基站50%,即將30萬站

  首先,要構建非常完善的網絡技術,提供連接的基礎能力,連接是物聯網必然的基礎,怎樣實現智能的、彈性的連接,實際上是物聯網發展基礎的能力,要在構建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核心平臺。

  在網絡演進方面,中國電信正在打造多網并存的,能夠符合各種帶寬、各種速率、各種服務、有連接質量保障的精品網絡。從2G和3G當中,目前中國電信800M的CDMA網絡運行的情況我們希望把它保持好,我們非常不看好在2G、3G當中承載更好的物聯網連接。

  另外,我們整個4G網絡的一個平臺,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1.8G的精品網絡,當前我們NB-IoT正在800M網絡規模部署,快速推進外場測試,同時加強5G網絡的研究。

  在NB-IoT網絡建設方面,我想業界對于中國電信的決心應該是看的非常清晰的。在2016年6月份我們NB-IoT的核心標準剛剛凍結以后,中國電信就迅速采取了行動,從10月份我們就開啟了NB-IoT招標,預計全網能夠部署30萬的基站,跟現有網絡進行部署,快速形成低頻4G和NB-IoT的網絡覆蓋,在12月份我們率先開通了NB-IoT的實驗室。

  目前,全網基站的部署已經完成了接近50%,在6月底就會建成全球最大的一個NB-IoT網絡,為下一步物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整個外場測試來看,NB-IoT的性能指標、覆蓋能力方面,測試的實際情況是非常樂觀的,NB-IoT的網絡覆蓋能力比我們同頻端的網絡覆蓋強1倍,包括在遠中近我們有一個定義,整個深度覆蓋的水平是有保障的。另外平均的速率也達到了預期的標準。

  同時,在NB-IoT生態構建方面,中國電信也已經有了非常實質性的一些進步,包括2016年我們跟華為以及深圳水務就簽訂了NB-IoT簽訂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包括近期跟海爾和海信簽訂了智能家電的戰略合作協議。

  從產業鏈成熟的情況來看,正是基于本身的一些特點,NB-IoT符合中低速、低移動、低交互的一些場景和需求。比如說一些城市的公共管理,包括一些智能家電這些低移動、低速率的物聯網的需求當中,實際上對窄帶物聯網的需求非常大。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了解到,趙總進一步指出,NB-IoT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物聯網業態的一些模式,大家知道以前物聯網可能需要很多的傳感器,需要一些網關,再通過集中器向網絡的后臺發送,將來NB-IoT成本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多的設備和設施直接通過窄帶物聯網卡就可以搞定。整個業務的部署,設施的建設非常快捷方便。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業的熱度非常高不足為奇。

  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的一季度華為的NB-IoT芯片以及通信模組已經有很多產品參與到現網當中的測試。到2017年第二季度,高通的NB-IoT平臺也會出來,所以NB-IoT產業鏈的成熟將非常快。

  二中國電信積極打造物聯網生態平臺

  從打造基礎網絡的同時,中國電信也在積極構建自身的打造物聯網平臺,包括連接管理平臺,也包括應用使能的平臺。希望通過公共平臺的搭建,并且通過平臺能力的開放,為應用開發的廠家提供更好的開發環境,也為終端廠家提供更多的方便,使得我們整個開發和部署的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

  首先,中國電信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方面。連接管理平臺對于處理性能的要求非常高:未來怎樣管理好海量的連接?如何做到實時流量和費用查詢?中國電信將來會運營國內和國際的兩個平臺。

  國內的平臺對國內的一些應用提供服務,國際的平臺對我們有一些國際漫游的一些行業和應用其中一些服務和幫助。

  國內的平臺正在進行重構,國際和國內平臺都會在5月底上線,能夠為未來海量連接的管理提供更好的幫助。從連接管理平臺上來看,我們統一核心網、統一SLA、200+的API全球可用。此外,精細化的資費管理及資費模式也會出來,包括靈活的觸發器功能。

  其次,中國電信在物聯網業務使能的平臺方面,希望通過平臺的打造為我們的應用和開發廠商、終端廠商能夠提供完整的開發環境。通過我們的努力,會把使能平臺打造成與智能終端結合的一個平臺,同時也為重度的中小服務的企業提供服務,能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一些幫助。

  三中國電信積極推動物聯網開放合作

  第三個層面就是構建物聯網產業聯盟,共享物聯網時代商業價值。2016年的7月份,中國電信會同中信、華為包括高通英特爾構建了我們的產品流,這個產品我們非常明確,希望從四個方向發展:

  首先是資源共享的平臺。在產業聯盟當中,一些企業有更多的資源進行共享,從中國電信來講我們會提供一些卡的資源、流量的資源、平臺的資源,包括應用開發的一些資源。

  第二是產品匯聚的平臺。利用我們優質的客戶資源可以幫助合作伙伴做更多產品的發展。

  第三是創新協同的平臺。在應用和終端客戶之間,在不同產業鏈不同的環節之間需要太多協同的地方,我們希望聯盟能力為合作伙伴提供創新協同的機會,這個當中會有一些資本投資運作,共同促進NB-IoT產業的發展。

  同時,中國電信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立了NB-IoT開放實驗室,北京實驗室更加關注NB-IoT網絡,上海實驗室更加關注NB-IoT應用,廣州實驗室更加關注NB-IoT終端。

  另外,中國電信會有一些終端和營銷方面的補貼,這個補貼更多的專注于4G。NB-IoT的覆蓋能力更強、成本低、功耗低,和未來發展的方向是非常契合,所以中國電信會更多的向新的方向做更多的一些補貼。

  而且,工信部也在推動一些NB-IoT標準化的措施,對一些NB-IoT的模塊,從外形、封裝以及定義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夠對這個行業有更多的引導。我們也相信通過這樣的一些措施,使得NB-IoT產業更加快速的向前發展。

  中國電信目前也是聚焦9個大的領域,也是有100+場景應用,目前有3000+大客戶,我們會進一步的深耕這些領域。

  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整個社會正在從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云、大數據、物聯網應該是未來新的方向。中國電信提出了新的轉型3.0戰略,簡單來講就是三化,圍繞網絡智能化、業務的生態化做的更好,希望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體驗。

  中國電信一定會以優質的網絡服務、強大的平臺能力,致力于打造互利共盈的物聯網生態圈,為更多的企業更多的用戶服務。攜手并進,共創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