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風口!物聯網生態形成 機智云利用AI促產業發展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基于本國家的物聯網相關政策,也被視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然而,盡管在這個時期,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但真正投入大規模的應用項目并不多見。自2014年開始,物聯網產業發展開始轉變,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涉足物聯網領域,產業逐漸從概念到落地的轉變,使得物聯網經過近幾年發展進入迅速發展期,如今,物聯網產業將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云端:物聯網發展基石
物聯網產業看上去很美,聽起來高大上,但產業規模發展還需時日,在物聯網感知、傳輸和應用三個層次中,在筆者看來,核心在圍繞“數據”挖掘所產生的全新商業應用。作為物聯網的感知層,利用傳感器、RFID/Wi-Fi/GPRS等無線連接技術收集數據,并通過傳輸層至“云端”,這個時候數據處理、挖掘就尤為重要,也是物聯網產業的核心價值點。

機智云人工智能研發中心負責人黃明表示:“物聯網設備打通了設備與云的界限。設備的物聯網化簡單粗暴的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通過數據采集,了解到設備的狀態如何; 二是通過反向的數據,對設備進行遠程操控。
物聯網促使企業在經營模式上發生新的改變,涉及到物聯網相關領域的廠商也越來越清晰。作為物聯網云服務踐行者的機智云,帶著幫助傳統企業快速實現互聯網轉型的夢想,發展成為第一物聯網云服務平臺。其平臺不僅可實現各種設備的聯網和互聯互通,其核心則是數據的集散中心,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應用,將會幫助廠家誕生出更多創新商業模式及應用。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設備聯網后,即萬物互聯后所產生的龐大數據,須經智能化的處理、分析,厘清并挖掘出價值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承載后端的“云”端,不僅為海量數據提供存儲,也為數據提供后端運算大腦,可以說云計算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基石。
早前,馬化騰也指出,在未來大部分科技創新后臺核心一定需要云技術的支撐,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甚至未來的無人駕駛、機器人等等,它的后臺的核心一定有一顆在云端的大腦。
人工智能促物聯網產業發展
人工智能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變革,人工智能也成為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谷歌、Facebook以及國內的BAT等互聯網巨頭,均在利用其 AI技術改善現有眾多服務,使得各項互聯網服務和產品更加出色。可以說,“贏得人工智能將贏得未來”成為業內共識,因為人工智能將會像“水電”一樣成為基礎設施,無處不在。
黃明進一步指出:“物聯網大量的數據都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在物聯網云服務嵌入人工智能技術這塊,機智云憑借在硬件接入、數據解析和數據挖掘上的優勢,在行業內率先組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進行商業運營大數據分析、商業領域節能系統開發,智能家居場景語義解析開發等工作,填補了AI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空白,讓商業用戶可以真正從人工智能中獲取價值回報。
作為昔日在PC時代呼風喚雨的英特爾,在錯失移動互聯網這一波機遇后,也在積極擁抱物聯網,其中人工智能是聚焦的核心領域之一,作為國內老牌科技企業的聯想,未來四年,將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方面投資超過12億美元(約82.6億元人民幣)。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的延伸之際,作為支撐物聯網應用后端服務的人工智能技術,是物聯網時代最核心的一環。尤其在各種設備聯網后,在設備與“人”和“物”的交互模式上,眾多廠商開始聚焦智能語音交互,其中,亞馬遜所搭載智能語音助手Alexa的Echo智能音箱銷取得巨大成功,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部分廠商也選擇搭載亞馬遜Alexa、谷歌、科大訊飛等語音助手技術,從而使得物聯網時代下的智慧生活成為現實。
在面向消費科技領域,智能家居、車載、機器人等生態體系下,眾多廠商都在嵌入智能語音技術,語音識別也將推動物聯網的革命,語音技術的成熟將提升物聯網的智能化連接。機智云物聯網云服務平臺副總裁邢雁對我表示,語音技術的爆發式增長背后的原因是:消費者需要更簡潔有效的人機交互方式。

通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機智瑪莉將能像人類一樣“看到”和“聽到”,然后不斷去學習用戶在各個時間段、場景下使用習慣,假如出門之前做某一個動作或手勢、機器瑪莉能能區分用戶是出去工作還是只是出去跑步,如果出去工作,機智瑪莉會關閉不需要的各種設備電源,如果只是去跑步,則會保留部分設備運作,甚至預先幫用戶加熱好洗澡用的熱水,而這一切都再不需要用戶自己去操作。
谷歌董事長曾預言互聯網即將消失,物聯網無所不能,這種變化對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機會。以及一切設備互聯,所有設備連接到互聯網,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正是在這種趨勢下使得物聯網迅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