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Samsung Pay 要贏 Apple Pay,決戰點在超商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91.com
日期:2017-05-31 09:10:03
摘要:5 月初開始進行測試的 Samsung Pay,現在正式在中國臺灣地區上市了。
關鍵詞:ApplePaySamsung

  5 月初開始進行測試的 Samsung Pay,現在正式在中國臺灣地區上市了。

  中國臺灣地區三星不便透露測試期間的綁卡人數。雖然三星手機市占率較高,但目前中國臺灣地區支持 Samsung Pay 的機種總數量才剛超過 100 萬臺,銀行界粗估,目前綁卡數還沒超過 50 萬,和推出 9 天就有 70 萬綁卡用戶的 Apple Pay 比較之下,并不特別突出。

  因此 Samsung Pay 要怎么后發先至?達到自己喊的中國臺灣地區移動支付市占率第一的目標?

  技術與策略差異:三星更接中國臺灣地區的地氣,支持舊式 POS 刷卡磁條機

  我們先看兩者差異在哪里?

  Samsung Pay 很容易被拿來和 3 月底在臺上線 Apple pay 比較,大方向上來看,兩者同樣是基于手機硬件出發的移動支付模式,但總體來看,Samsung Pay 在策略面比起 Apple Pay 更為本地化更為接地氣,更在乎中國臺灣地區市場原有的生態狀況。

  技術面的差異,讓 Samsung Pay 和 Apple Pay 在應用場境上差很大。支持 Samsung Pay 的三星 Galaxy A5 與 Galaxy A7 等 10 款三星手機,除了搭載感應式讀卡技術 NFC,也搭載三星獨有的磁條感應技術(MST)。

Samsung Pay 要贏 Apple Pay,決戰點在超商

  ▲ 除了搭載感應式讀卡技術 NFC(左圖),也搭載三星獨有的磁條感應技術“MST”(右圖)

  也就是說,Samsung Pay 也可以用在舊式 POS 磁條刷卡機,“中國臺灣地區能支持 Samsung Pay 的刷卡機機臺數量就有 30 萬臺,是支持 Apple Pay 的 14 萬臺的 2 倍以上。”中國臺灣地區三星電子移動支付總監邱淑玲表示。數量優勢讓使用 Samsung Pay 的場景更多元。

  什么樣的多元場景呢?除了信用卡外,Samsung Pay 也大量延伸到會員卡與禮物卡。“會員卡功能在 6 月底就會上市。百貨公司的會員卡,滿額禮大部分還是使用 POS 磁條刷卡機。”邱淑玲說。

  Apple Pay 當然也有布局會員卡與集點卡,但前提是商家機臺就一定要升級為 NFC 感應式刷卡機臺。

  決戰關鍵點:誰先聯手悠游卡等公司進入超商

  不過,光是技術差異,不足以支撐三星手機達成市占率第一的目標,也需要商業模式與中國臺灣地區本地業者的合作。

  在金融卡支持部分,Samsung Pay 技術可行,但卡在中國臺灣地區金融法規尚未開放。這部分和 Apple Pay 一樣,兩者平手。在這種狀況下,Samsung Pay 什么時候,結合等超商與公車與捷運系統才是關鍵決勝點。

  在超商渠道的部分,Apple Pay 目前沒有進入統一超商,在全家的部分,也僅限于臺新銀行綁卡客戶,因此許多蘋果迷雖然很支持 Apple Pay,但使用頻率不高,因此對三星若能順利“先”和悠游卡與一卡通等交通票證合作,讓 Samsung Pay 藉“交通票證”而不是信用卡,進入 7-11 與全家。

  對此中國臺灣地區三星電子移動支付總監邱淑玲明確指出,已經進行相關布局,但“還要等三星總部的資源投入與等待悠游卡一卡通等四大交通票證廠商做后端的系統整合(需時 3 到 6 個月)。”

  后續觀察:三星是否真的走出 Note 7 爆炸陰霾?

  “和舊機比較之下,民眾購買新機后,更愿意綁定 Samsung Pay。”邱淑玲說。目前支持的型號:S8/S8+、S6 Edge +、Galaxy S7、Galaxy S7 edge、Galaxy Note 5、Galaxy A5(2016)、Galaxy A7(2016), Galaxy A5(2017)和 Galaxy A7(2017)。其中,S8 與 S8+ 是三星在 Note 7 爆炸陰影之后的重要新機。

  這個手機的銷售結果對三星來說非常重要。三星過去接二連三的手機爆炸事件對品牌形象帶來很大危機,和今年正要迎來 10 周年的 Apple iPhone 8 來說在品牌形象上屈于劣勢。

  根據三星的資料,Samsung Pay 已廣泛使用在 15 個國家,并與全球超過 870 家銀行合作,累計交易數量突破 2 億 4,000 萬筆。韓國及美國上線半年內注冊用戶即沖破 500 萬人,而韓國本土市場在上線一周年后累計交易金額更高達近 20 億美元。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