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全國首個實現支付寶乘公交地鐵全覆蓋城市
杭州成為首個實現公交地鐵移動支付全覆蓋的城市。
12月26日,杭州地鐵和螞蟻金服聯合宣布,自12月27日下午5點起,乘客只需在支付寶內領取“杭州地鐵乘車碼”,就可以在杭州72個地鐵站直接掃支付寶二維碼入閘乘車,而無需再購買實體地鐵票。
掃碼入閘乘地鐵
杭州地鐵為乘客提供的便捷服務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8月杭州地鐵“云購票”服務上線,乘客在支付寶內提前購票,再到地鐵站自助取票機上取票,省去了線下排隊和沒有零錢的麻煩。
現在,乘客連買票這個動作都不用了,直接掃碼就能入閘乘地鐵。據介紹,要使用這一服務,先要在支付寶里領取“杭州地鐵乘車碼”。乘坐地鐵時,在支付寶首頁點擊“付錢-乘車碼”,找到“杭州地鐵乘車碼”的二維碼,在地鐵閘機上掃一掃,就可以入閘乘車了。
乘客支付寶里沒有余額也不影響,先乘車,后付費。出站時再掃一掃這個二維碼,就會自動從支付寶賬戶里扣取相應的金額,花唄用戶還可以這個月乘的地鐵,下個月再給錢。
“近期掃支付寶乘地鐵還能享受九折優惠”。據杭州地鐵方面介紹,目前,杭州每個地鐵站都有四臺閘機能夠實現掃支付寶二維碼進出站,“預計到2018年3月,全部車站的所有約2000個閘道都能支持掃碼進出,將為乘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早在2016年5月,杭州就在全國首次實現了掃支付寶二維碼乘公交的服務,目前這一服務已經覆蓋了杭州所有的公交車,這種新型服務不僅讓市民和游客感到方便,也大大提升了公交公司的運營效率。
此番杭州地鐵72個地鐵站支持直接掃支付寶二維碼入閘乘車,意味著,杭州實現了公交地鐵移動支付的全覆蓋,再次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雖然和大家早已習慣的購物吃飯付款一樣,都是掏出手機來掃一掃,但因為行駛環境的網絡問題,公交地鐵對掃碼技術要求更高。支付寶2015年發明的“雙離線”二維碼支付技術就解決了這一難題,網絡信號不好也不耽誤掃碼上車。
得益于這一創新,目前,包括杭州、武漢、廣州、天津、青島、嘉興、撫州等城市的數百萬用戶都已經率先享受到了掃碼乘車的便捷服務。
“雙離線”二維碼支付的挑戰
公交地鐵場景中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網絡穩定性差,例如隧道、地下用戶的手機、車載設備網絡信號差,而對支付速度要求要快,例如地鐵通常要求300ms(0.3秒)以內的支付時間。2014年到2015年,支付寶嘗試了手機NFC支付技術,遇到設備兼容性較差、手機普適性低、行業利益鏈復雜等諸多挑戰。嘗試了一遍各種技術后發現,在中國的現狀下,只有二維碼技術是在兼容性、普適性和用戶使用習慣下是最佳的載體。所以以二維碼作為切入點,探索并設計了二維碼離線支付技術方案。
2015年底到2016年初,支付寶開始探索離線二維碼的技術方案設計和測試。2016年的8月17號杭州公交的新聞發布會標志離線二維碼技術從實驗室正式推向商業化試點,再到今年的武漢、杭州的全城推廣。這項技術在互聯網的快節奏下花了這么長的時間實現商業化確實遇到了很多挑戰。
首先,二維碼信息承載能力有限,編碼的信息越多,識別率和解碼效率越差,因此信息編碼需要盡可能緊湊,同時算法安全強度不能降低。綜合下來,技術團隊最終采用了ECC的兩級非對稱算法在信息長度和識別效果上達到一定的平衡。
其次,二維碼技術有個先天的弱點,就是只能進行單項的信息交互。掃碼設備可以識別手機二維碼,但難以反過來同時給手機提供反饋信息。我們通過引入實名和信用,讓信用良好的用戶(芝麻信用分550分以上的)可以離線識別身份乘車,異步再進行扣款。
這樣為信用良好的用戶提供了“先乘車后付款”的最佳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