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底北京ETC用戶量突破350萬
國家大力推動ETC的發展,從2010年起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法規;2014年3月交通運輸部下發《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工作。除了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部門的政策支持之外,一些省份出臺使用ETC優惠收費政策,以及ETC便捷的使用體驗也加速了ETC“井噴式”增長,ETC用戶發展由慢到快、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例如河南省,僅僅兩年,ETC用戶從27萬增至160萬,493%的“井噴式”增長速度令人驚喜。
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政策指導下,ETC用戶呈現出“井噴式”增長。在智慧交通的大背景下,互聯網+ETC產業正初露端倪,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1月10日下午,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推進大會”在京舉辦。期間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梅現場發表了《ETC技術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一體化中的應用》主題演講。
以下為王梅演講全文,未經本人核實: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四部分內容:
一方面是高速公路現在的應用情況;二是北京速通科技在服務區中ETC的應用;三是ETC在停車場的應用;四是基于國標ETC的自由流的技術應用。
北京市ETC用戶量的情況是,2017年年底突破了350萬用戶,安裝率達到了70%,具備安裝ETC條件的有70%,其他不具備的車輛不包括在里面。
這是我們使用率的發展情況,初期用戶量比較低,大家認識度也較低,在2017年之后隨著全國ETC聯網,北京平均值達到了45.7%。這是進京方向的京承高速道路收費站,使用量最高達到55%。隨著ETC安裝率的提高,會有一個飽和交通量的限值。沒有ETC的時候,保有量的狀況和設計交通量的時速,綜合來看這個時候會擁堵5.5小時。占50%的時候,擁堵1.5個小時。
如果是ETC用戶通行比例達到60%,收費站的擁堵將趨于零。
速通公司在初期發行的時候,因為北京貨車和客車在收費方面沒有區分,隨著全國聯網之后,各省貨車都是按照計重收費。聯網以后,我們和一些渠道方進行了合作,發行30.1萬貨車卡,貨車占比69%,發卡量占我們總發卡量的8.6%。通行率從2分鐘減少到3秒鐘,提高40倍。因為貨車現金繳費時間較長,我們的貨車體系中,客戶網點和銀行合作,目前我們已經有11家金融機構合作,合作代理網點是做我們的全業務。
呼叫中心有12000個自助終端、微信平臺、手機APP和客戶網站,服務網點是305個,銀行聯名卡發行是有2350個,我們主要的應用是在APP上,用戶多一些,包括通行、手機充值、NFC手機可以直接讀卡和寫卡,蘋果的我們也開發了讀卡器。
下面介紹一下服務區的ETC應用。
我們研究了兩三年,做了服務區小額支付的應用體驗,目前開通了一段時間。初期可以在便利店里面購買商品,之后可以用在服務區加油站,和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不一樣,在我們自己的服務區加油站可以刷卡,服務區應用的時候是在線支付。
我們有一個小額支付平臺結構,進行了終端POS的開發,直接可以打出小票,并且對業務做出了系統開發,直接對接的是ETC后臺中心核心系統。業務系統包括商戶的門戶,商戶可以自己通過界面去開設自己的管理業務和使用功能,使用情況和統計功能都會在里面,包括一些財務報表。
在小額支付的交易情況下,去年年初只是一些測試,到了6月份正式開始使用的時候,已經累計交易了765筆,金額為27萬元。雖然比例不多,但是對于北京來說,服務區停留的交通量,沒有外省以及運輸大省的客流量大,也算比較可觀。
第三個方面是介紹一下停車領域的應用。
ETC用在停車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明年預計達到400萬的發行用戶,機動車安裝率將會從70%達到75%,平時有很多不走高速公路的車輛,如果有ETC的用戶,會在城里面進入到一些主要的商業區,會有停車需求。
ETC的支付也是非常可靠的,通過金融監管機構的安全認證,兼容性也很好,微信等都可以使用,ETC通過十年的運營,已經有了成熟的技術運維團隊和能力。其中,軍警車是單獨的發行方,也都安裝了ETC標簽。
在北京我們簽約了86家停車場,今年計劃簽約到200家,我們去年ETC的交易率已經達到了45%至55%。上個月的峰值達到了77.8萬筆,年交易量676.8萬筆,年交易額達到了7000萬元,這僅僅是已經開通了的53家停車場的應用情況,包括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清華大學、兒童醫院、凱德mall、西客站廣場等等。
比如說北京阜外醫院,開通輛達到45%,ETC使用率截止目前是50%,峰值高達55%,高峰時段人員投入減少了60%,最多的時候平時有五至六個人,現在應用了ETC技術后,在最忙的時候是兩個人,不忙的時候一個人就足夠了,收費員的工作量降低45%。
還有清華大學的應用,我們前期多方論證,也有院士參加了很多次研討,最終在清華大學的園區做了10入12出的22條車道,比例達到41%。因為它和社會、商貿的交易量不太一樣,循環更替的比例比較低,使用率已經比較高了。
還有國家大劇院的情況,2017年年末剛剛開通。我們在北京市交通委的領導下參與了路側停車試點,免現金的支付方式有ETC、微信、支付寶、銀聯卡、一卡通全部可以應用在它的平臺上面。現場的營運團隊沒有完全的建立,比例不是很高。ETC的支付方式是7950筆,交易額是4.52萬元。現在也在和交通委的停管中心一起做視頻和地磁技術結合ETC直接完成支付的路側停車試驗。
這是ETC停車和互聯網停車的差別,優勢是用戶量大,還有強制綁定。
最后介紹一下ETC自由流的國標系統,可以形成無欄桿、無收費等等的標準,包括自由流衛星定位都可以。我們在實驗室做了交易精度場地測試,還有自由流的成果,輻射區和精度可以達到0.2米,漏檢率是0.03%,之后在單車道應用,投資會大大的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