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分鐘”這2秒 透露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哪些信號?
2月25日晚,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將五環旗交給北京市長陳吉寧,代表著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值得關注的是,在由張藝謀指導的“北京8分鐘”里,采用了大量科技手段呈獻,包括世界上最大卻又最輕的熊貓木偶、翩翩起舞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這些新技術,蘊涵著“中國智慧”和“中國制造”的力量,驚艷全球。
而記者注意到,在第7分鐘時,屏幕中出現了以京東物流紅色的“智能搬運機器人”為代表的智慧物流元素。這在過去形象片中并不多見,雖然鏡頭只有短短2秒,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記者從京東物流方面進一步了解到,該鏡頭取景于京東物流“亞洲一號”無人分揀中心。該無人倉已經實現了從入庫、存儲、包裝、分揀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并已經從當年的上海擴展到廣州、北京、武漢、昆山等八大城市的9座,覆蓋全國。
業內人士認為,這段內容不僅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出境的京東物流“亞一”全流程無人倉,更暗示了未來中國智慧物流操作無人化、運營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對整個物流領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事實上,從2017年“618”到“雙11”,大促期間消費者接收包裹的時間比以往明顯更快了。包裹大提速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全網大數據打通之后的運力合理調度,另一方面則得益于這些分揀機器人的大規模上線應用。
不僅僅是京東,據記者所知,目前,包括菜鳥網絡、蘇寧、順豐、申通、中國郵政等電商物流公司都建立了智能倉,采用分揀機器人可節省8成以上人工,每小時分揀包裹件數超過2萬件。
隨著新零售的快速發展,消費者服務需求及體驗的升級,智慧物流的創新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期。2017年,在技術、政策、市場等多因素驅動下,物流行業發展進入量質齊升階段。
專家和業內人士預測,2018年,隨著各類“黑科技”的日益成熟,以及利好政策的持續催化,智慧物流、綠色物流有望進入加速普及和推廣期,智能化、無人化已經成為中國整個物流行業的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