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凍肉營養去哪兒了?1則實驗曝光冰箱-18℃里的溫度陷阱

作者:王均
來源:中國品牌總網
日期:2018-06-11 14:32:55
摘要:日常生活中,冰箱承擔著保鮮果蔬、肉類等食材的作用,那我們放進冰箱冷凍室的肉類食材能始終保持新鮮嗎?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6月7日,海爾冰箱通過一則冰球對比實驗視頻否定了這一說法....
關鍵詞:智能家電

  日常生活中,冰箱承擔著保鮮果蔬、肉類等食材的作用,那我們放進冰箱冷凍室的肉類食材能始終保持新鮮嗎?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6月7日,海爾冰箱通過一則冰球對比實驗視頻否定了這一說法。視頻顯示,兩款冰箱都在-18℃冷凍冰球,7天后,冰球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普通風冷冰箱中的冰球出現明顯裂紋,狀如冰碴;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中的冰球晶瑩剔透,無明顯裂紋。實驗通過冰球冷凍7天后的變化,既放大了普通風冷冰箱-18℃里的溫度陷阱,也找到了凍肉發柴、營養流失的根源。

  

 

  據悉,冰箱的冷凍室溫度基本都在-18℃左右,這是因為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定,三星級冰箱冷凍保鮮標準為-18℃。當溫度降低至-18℃時,水在冰箱內被凍成完整的冰球。但實際上,普通風冷冰箱內部由于冷凍室風道無法關閉,其在化霜時會出現10℃以上溫度波動,我們肉眼無法觀測到,冰球的密度卻會隨溫度升高而變大。普通風冷冰箱冷凍室內溫度升得更高,冰球內冰晶間體積增加的幅度會大于恒溫冷凍的冰球,受到的擠壓作用更大,造成了冰球出現斷裂和裂紋。

  同理可得,普通風冷冰箱內部存在的10℃以上溫度波動也會導致肉類細胞破裂,使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隨之流失。由于冰箱冷凍室內溫度升得更高,肉類食材內部細胞水分等反復結晶,體積增大,變大后的冰晶會進一步擠壓細胞,使細胞產生變形甚至破裂,造成不可逆的機械損傷——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流失。肉類食材細胞破裂、營養流失,致使其持水力下降、變干,食用時口感發柴。

  多年來,面對溫度波動導致食材營養流失等難題,行業內眾多冰箱企業皆“束手無策”,未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他們仍秉承著傳統的低溫冷凍保鮮理念,認為食材被簡單凍住就等于保鮮,并形成“溫度越低,保鮮能力越好”的認知誤區。殊不知,食材保鮮之道在于溫度波動幅度而非溫度的高低。

  一直到海爾冰箱智能恒溫科技的誕生,給用戶和整個行業帶來了冷凍保鮮的新思路。通過構建全球食材保鮮數據庫對1258種食材進行研究后,海爾針對肉類等需要的恒溫冷凍環境發明了智能恒溫技術,在冷凍風道前、后蓋板之間加裝冷凍風機遮蔽裝置,智能調節制冷周期,將冰箱冷凍室溫度波動降低45%,不僅凍出了實驗中晶瑩剔透的冰球,更高效地維持了食物的營養價值。

  

 

  業內專家表示,通過冰球與冰碴的對比實驗,海爾冰箱用智能恒溫技術向用戶展示了其冷凍保鮮實力。同時,此項技術也解決了用戶長期抱怨的肉類食材冷凍一段時間后發干發柴、營養流失等難題。這種根據用戶需求倒逼技術創新解決用戶痛點的方式,是海爾堅持“人單合一”模式的體現。在海爾冰箱開創新的保鮮形態趨勢下,整個冰箱行業也將迎來里程碑式的發展意義。